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寄托著人們思親懷鄉和期盼美好生活的情感。又是一年中秋時,來自全國各地的西部計劃志愿者,他們帶著初心和使命,奔赴西部、深入基層,用別樣的方式,留下青年志愿者的美麗剪影。
共賞一輪月

9月14日,“月曜中秋·風華共賞”2024若羌縣中秋游園會上,西部計劃志愿者帶來舞蹈《廣寒宮》。圖/自治區團委提供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與來自五湖四海的志愿者共度中秋佳節的溫暖,令我非常難忘。”9月14日,在若羌縣“月曜中秋·風華共賞”迎中秋文化展演上,西部計劃志愿者徐千珺和其他志愿者策劃表演了舞蹈《廣寒宮》,展現了青年志愿者的風采,詮釋了中華民族團結奮進、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
現場,西部計劃志愿者們與當地居民歡聚一堂,共同完成詩詞朗誦、月餅制作、猜燈謎、投壺等活動,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
“現場濃郁的節日氛圍深深感染了我,身處其中,我也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作為中秋活動展演的志愿者,和大家一起度過了一個很美妙的中秋佳節。”徐千珺說,“這次中秋活動熱鬧有趣,雖然離家千里,但也讓我感受到了別樣的團圓氛圍,感受到了中秋的甜蜜與幸福。”
共品家鄉味

9月15日,阿克蘇地區新和縣團委舉行“月滿中秋 情聚新和”青年聯誼活動。圖/新和縣團委提供
豆角燜面、螺螄粉、疙瘩湯……9月15日,新和縣團委舉行“月滿中秋情聚新和”青年聯誼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美食被志愿者們帶到了餐桌上,大家互相了解各地文化、品味不同的地方特色。
來自廣西的西部計劃志愿者覃建亮帶來的是柳州市特色小吃螺螄粉,辣、爽、鮮、酸、燙的獨特風味,贏得了大家的好評。
“今年的中秋節,不僅能吃到甜蜜的月餅,還品嘗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美食,與新認識的朋友相聚,感覺也是一種特殊的團圓方式。”覃建亮說。
無論身至何處,最讓人放不下的是舌尖上的鄉愁。對遠離家鄉、服務西部的志愿者們而言,一道道家鄉美食不僅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心靈上的慰藉,即便身處異鄉,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共寄思鄉情

9月14日,富蘊縣團委開展“千里寄相思”寫家書活動。?圖/富蘊縣團委提供
“親愛的爸爸媽媽,很久沒寫信給你們了,一直都是微信視頻聯系,來到富蘊縣工作后,一直想著給你們寫封信,說一說我在這里的一切,好讓你們放心。”9月14日,在富蘊縣團委的組織下,西部計劃志愿者楊晶寫下一封家書,寄給遠在河北唐山的父母,告訴他們一切都好。
24歲的楊晶是2023年西部計劃志愿者,大四時曾看過師兄師姐的一場“西部計劃志愿行”演講,師兄師姐們的奉獻故事和“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這句簡短的宣傳語,讓楊晶暗自決定畢業后完成一個小小的青春夢,做值得回憶的事。
每逢佳節倍思親。楊晶說,今年她又續簽了1年志愿服務合同,到了這里收獲了許多溫暖和感動,中秋節雖然沒能回家,但大家一起慶祝節日,也是一種團圓。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