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即時新聞

第一觀察·瞬間 | 小蘋果大情懷

2024-09-13 15:14:47  來源:新華社

秋天,正是收獲的季節。

9月1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甘肅天水市麥積區南山花牛蘋果基地考察。新華社記者定格了這樣一個瞬間——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連片的蘋果樹生機勃勃,色澤濃紅、五棱突出、果形高樁的花牛蘋果,綴滿枝頭。每棵樹掛果200多顆,重量達100多斤。正值采摘季節,果農已將成熟蘋果放入筐中,經歷分揀、轉運等流程后,準備銷往各地。

總書記走進果林向現場的果農、農技人員等詳細詢問花牛蘋果品質特色、種植技術、市場銷路等,并同鄉親們親切交流。

花牛鎮二十里鋪村村民董桂紅告訴總書記,她從開春到現在忙活疏花疏果、套袋、鋪防草布等工作,“一天工資110元,一年收入就是3萬多元。我們村子離這里近,只要愿意干常年有活兒”。

當地有關負責同志向總書記介紹,花牛蘋果長勢好,品質優,是中國馳名商標。“天水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環境,對花青素的合成非常有利。蘋果基地憑借精細化管理,以定量生產、單果管理的模式,確保品質全優、年年穩產豐產。”

總書記勉勵鄉親們再接再厲,把蘋果產業做得更大更強,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天水花牛蘋果。新華社記者 張睿 攝

豐收景象,時代氣象。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一顆顆蘋果是鄉親們脫貧增收的門路,也是小康致富的果實。

總書記一次又一次走進老鄉們的果園,悉心察看、共話前景,感慨的是黃土地不再生長貧困,惦念的是鄉親們過上更好的日子。

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回到梁家河,特意坐上越野車沿著崎嶇的山路前往山梁高處的蘋果種植園察看。

得知坡地上種植的蘋果畝產4000斤,能夠收入2萬多元,習近平總書記很高興。回想起40多年前插隊時,鄉親們受苦受累種的農作物畝產只有幾十斤,總書記非常感慨:“一定要堅定地把蘋果產業抓下去。”

當時,正值脫貧攻堅的重要時刻。

2022年,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階段,金秋十月,總書記又走進延安南溝村的蘋果園。

??2022年10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蘋果園同老鄉們親切交流。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南溝村人過去掄起老鋤頭干活,廣種薄收,而今筑水壩、搞滴灌和精細化管理,蘋果托起了鄉親們的致富夢。總書記對鄉親們說:“這就是農業現代化,你們找到了合適的產業發展方向。”

梁家河的蘋果畝產、南溝村的種植技術、天水的特色品牌……鄉間“土特產”蹚出了更長效的產業發展模式、更可持續的富民實踐路徑。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一顆荔枝、一籃石榴、一根甘蔗、一棚蔬菜……黨的二十大以來,深入各地考察時,總書記格外關心鄉村特色產業,反復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夯基固本。

包括蘋果種植在內的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是培育鄉村內生發展能力的重要引擎,是做大做好共同富裕蛋糕的堅實保障。

此次甘肅考察,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說:“鄉村振興要靠產業,各地要各展其長,走適合自己的振興道路。”

行走黃土地,火紅的蘋果,蘊含著新時代的奮斗答卷,鐫刻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密碼,連接著鄉村振興的美好未來。


編輯:趙廣忠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边| 富川| 鹤峰县| 大港区| 饶阳县| 昌宁县| 东丽区| 垣曲县| 常山县| 赣州市| 噶尔县| 开化县| 儋州市| 隆安县| 广昌县| 白山市| 浪卡子县| 东安县| 龙泉市| 望奎县| 满洲里市| 宁都县| 蒙自县| 六安市| 大安市| 松阳县| 乡宁县| 文成县| 天门市| 河东区| 于都县| 普陀区| 那曲县| 临桂县| 芷江| 宁津县| 泗洪县| 米林县| 凤凰县| 合川市| 长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