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出口"新三樣"之一,我國光伏產品憑借先進技術和規模優勢持續領跑全球。系列報道《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車間里的高精尖》,今天走進石家莊晶澳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探尋中國光伏產業傲立全球的"智造"奧秘。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 任重遠:
這就是硅片,它需要經歷表面鈍化、電極制備等十八道工序才能變成太陽能電池片。但在這個廠房,這些復雜的工序都可以全自動、"一條龍"完成。

石家莊晶澳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許志衛:
我們這個項目一期投資55億元,建筑面積相當于17個足球場大小,現在具備年產10GW太陽能硅片和10GW太陽能電池的生產能力,以片來計算的話,我們每年可以生產14億片。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 任重遠:
14億片是什么概念?這些電池全部用來發電的話,一年可發電100億度,可以同時滿足1000萬個家庭一年的用電所需。每年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50萬噸,相當于一年植樹4.3億棵。

石家莊晶澳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電池設備部經理 張剛:
這就是我們自主研發的n型倍秀電池,它的光電轉換效率超過了26.5%,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這個轉換效率比我們常規產品提升了1.4%。原來的產品提升0.3%就很不錯了,1.4%的提升意味著做成組件應用到電站上,可以讓整個電站的度電成本有4%以上的壓縮空間。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 任重遠:
高精尖的產品背后是十分嚴苛的工藝要求。在我身后的爐子(化學氣相沉積爐)里,正在對硅片進行鍍膜的工藝。而這一點也是晶澳太陽能的電池片轉換效率如此之高的獨門"絕活兒"。

石家莊晶澳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電池設備部經理 張剛:
現在正在工作的這款機器人它的精度可以達到0.02毫米,如果達不到這個精度就有可能在進爐子(化學氣相沉積爐)的過程中劃傷硅片。進爐子(化學氣相沉積爐)后對硅片進行電離鍍膜要求會更高,這個膜的厚度誤差得控制在零點幾納米范圍內,薄了厚了都會影響轉換效率。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 任重遠:
向"高端"邁進,向"智造"升級。截止到今年3月,晶澳的光伏產品累計出貨量已突破201GW,覆蓋全球165個國家和地區。
依托像晶澳這樣全球領先的光伏企業,去年我省光伏產業營收617.7億元,同比增長22.3%。光伏,已經成為河北制造的一張新名片。

石家莊晶澳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許志衛:
接下來我們將依托創新工作室,繼續在提質增效上進行深耕,把這個項目打造成集智造、研發和人才引育于一體的產業集群,為河北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添加新動能。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