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訊(記者 張雋 孟維侖)8月28日,經過穿戴工作服、手腳消毒等一系列嚴格防護,記者走進華裕農業科技公司國際家禽孵化中心,一道道種蛋孵化工序呈現在眼前。“孵化中心有一套嚴格的生物安全體系,確保種蛋孵化環境清潔無菌,工人生產時,需定時進行手部消毒。”國際家禽孵化中心場長李少波告訴記者。

工作人員在種蛋自動化分級生產線前忙碌。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孟維侖 攝
在這個單體規模居全球前列,總建筑面積有10000平方米的孵化中心中,只有105名員工,一年能孵化1.2億顆種蛋。
一只智慧小雞要歷經21天的孵化周期,涉及種蛋分級、孵化、照蛋落盤、出雛及雛雞處理5個生產環節。而前18天種蛋孵化,是雛雞生產流程最核心的階段。
“孵化一顆種蛋要經過溫度、濕度、光照、翻蛋四個考驗,整個孵化器通過二氧化碳控制通風,每個通道單獨控制溫度,保證設備內部的溫差會縮小,溫度均勻性會好。”李少波介紹,孵化中心有三個孵化廳,18臺智能孵化器同時作業,孵化器采用國際領先技術,根據胚胎發育不同階段的不同需求自動化調節和控制,為精準的孵化程序提供保障,一批能孵化16.8萬顆種蛋。

智能孵化器排列在通道兩側。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孟維侖 攝
經過18天的孵化,種蛋進入照蛋落盤生產線,這個過程就像給種蛋做“B超”,根據雞胚的透光度自動識別種蛋發育情況,將活胚移入出雛筐,將無精蛋和死胚蛋剔除,每小時能處理7萬枚種蛋。智能出雛器、分揀流水線、斷喙免疫生產線……在國際孵化中心,智能自動化生產線隨處可見,覆蓋孵蛋的全流程。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以國家標準提升引領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支持企業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提出,“要構建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營造有利于普遍技術進步的良好環境,打造活力迸發、動力強勁的創新型河北”。智慧小雞高品質生產背后,依靠的是不斷創新的科技力量。

工作人員篩選、分揀新生雛雞。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孟維侖 攝
華裕先后搭建院士工作站、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等12個省部級科研平臺;攜手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19家科研院所,搭建蛋雞高效繁育、疾病凈化、創新團隊,組成技術委員會,推動建立技術創新、產業應用、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申請60項專利,主持國家、省、市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2項。2023年生產銷售雛雞2.5億只,全國市場占有率25%,年產值8.9億元。
如今,華裕生產的雛雞銷往全國各地,帶動5萬余戶家庭養殖戶,百人技術服務團隊深入鄉村一線定期開展服務,搭建了農民與企業合作平臺,對農業新技術、新成果的轉化應用等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華裕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航拍。華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供圖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高質量發展和新質生產力提出系統化的要求和指引。我們作為一家種雞企業,高品質生產是發展的核心。目前,我們在種雞群的健康監測、飼養管理方面取得了階段性進展。”華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閆文亮介紹,接下來,企業會在人工智能方面進一步和高校展開合作,持續把技術作業集成為養殖戶做推廣和服務。
以智提質,邯鄲現代農業產業化逐步駛入快車道。截至目前,邯鄲市建有2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個國家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4個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一批批國字號的園區、品牌、試點應運而生,一幅活力迸發、五彩斑斕的農業產業畫卷在冀南大地徐徐展開。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