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古樹名木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古樹名木是林木資源中的瑰寶被譽為“綠色的國寶”“有生命的文物”記載著歷史變遷承載著記憶與鄉愁
近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積極向省林業和草原局申報邀請省專業技術人員對田家莊鄉草帽莊村樹齡600余年的古槐樹開展修復工作
在草帽莊村,有條南北走向的小街,名叫槐樹街,街邊聳立著兩棵600余年樹齡的古槐樹,兩樹枝干共生共長融為一體,恰似夫妻浪漫相守的愛情故事。經歷了時間和風雨的考驗,兩棵槐樹雖老態龍鐘,但枝繁葉茂、綠意濃濃。
繁茂的樹冠如同一把撐開的大傘,每到花開的季節,一簇簇槐花風中搖曳,十里飄香。它如一位“老者”,默默見證著鄉村發展變遷。2003年,河北省為其建檔、設置標識牌——“城鎮古樹名樹”,保護等級為一級。
針對現階段古槐樹部分樹干裸露木質,雨水容易流進開裂的樹洞內,易造成積水、木質腐爛等情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根據實際,科學編制“一樹一策”復壯保護實施方案。
工作人員堅持“保護優先、科學修復”的原則,對古槐樹腐朽的樹皮和樹洞內的垃圾進行清理,采用角磨機、手持電鋸、吹風機等工具對木質進行拋光打磨處理。同時,噴施防腐液、防病蟲藥劑、修復樹洞等。
,時長00:25
古樹項目技術總工 陳永剛說:“在我們修復過程中一是精細,二是要對其做最大(程度)的保護,后面我們會繼續做樹洞修復、殺蟲殺菌,確保它來年能更好地生長。”(建議WiFi下觀看)
古樹,是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樹齡500年以上的樹木為一級古樹,樹齡在300-499年的樹木為二級古樹,樹齡在100-299年的樹木為三級古樹。名木,是指具有重要歷史、文化、觀賞與科學價值或具有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
修復好的古槐樹
修復好的古槐樹
經過8天的修復,古槐樹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它將繼續見證著時代的發展,歷史的變遷。
北宋村廣安寺內古槐樹
據統計,我市共計古樹名木7944株,涉及11個鄉鎮,28個村,單株古樹29株,古樹群13個。其中一級古樹3株,二級古樹9株,三級古樹7932株。包括梨樹4403株,棗樹3270株,柏樹251株,槐樹19株,石榴1株。
百年梨園古梨樹群
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對草帽莊村古槐樹、苗家營百年梨園古梨樹群、張馬古柏樹群等全部古樹名木建檔掛牌,并加強屬地保護管理原則,明確保護職責,切實保護好每一棵古樹名木。
張馬古柏樹群
在此提示、呼吁廣大市民朋友:不擅自移動、損壞保護設施和保護標牌;不擅自采伐、移植、剝皮、挖根、折枝;不懸掛重物或者借用樹干為支撐物;不在古樹名木保護范圍內采石、挖沙、取土、鋪設管線、堆放和傾倒有毒有害物體;及時報告發現的古樹名木資源;不擅自處理未經古樹名木管理部門確認死亡的古樹名木;鼓勵單位、個人捐資保護和認養古樹名木。
留得住鄉愁,護得了生態每一棵古樹、每一株名木都是一部綠色的史書是活著的歷史坐標讓我們攜起手來
爭當古樹名木保護的宣傳者、守衛者、踐行者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