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2:12
冀時客戶端報道 蟬鳴漸起時,李樹紅勝火。近日,秦皇島市盧龍縣印莊鎮段家溝村的千畝李子園喜迎豐收,甜甜的李子成為助農增收的"致富果"。
漫步在秦皇島市盧龍縣段家溝村李子園,成片的李子樹郁郁蔥蔥,沉甸甸的果實掛滿枝頭。果農段友生一家早早來到李子園,忙著采摘李子,送往村里的收購點。

秦皇島市盧龍縣段家溝村種植戶 段友生:
我們家四畝多的李子,一畝地產了5000(斤)左右,大車收是4塊錢(一斤),效益達到八九萬多塊錢。
段友生告訴記者,今年雨水適中,李子的甜度高、口感好,一到這個時候外地客商都會住在村里收貨,李子根本不愁賣。

收購商 于先生:
一天能收萬八千斤,發了有10多萬斤了。口感酸甜,果汁非常多,品質非常好。
段家溝村種植李子已有40多年歷史。肥沃的土壤、充足的光照讓這里出產的李子品質上佳,備受客商青睞。如今,段家溝村李子種植面積達2700畝,年產450萬斤,實現銷售收入600多萬元,并輻射帶動周邊十多個村莊發展李子種植。

秦皇島市盧龍縣段家溝村黨支部書記 段明飛:
接下來,我們還將繼續加大我們李子品牌的推廣力度。通過電商平臺、直播帶貨、商超合作等方式進行銷售,同時積極聯系相關企業,探索李子精深加工,增加李子的附加值。
近年來,盧龍縣瞄準市場需求,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大力培育"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產業品牌,發展以李子、桃、葡萄、蘋果等果品為主導的特色農業,并通過推廣種植新技術,引進新品種,形成以體驗采摘、觀光休閑等為特色的現代農業,去年全縣休閑農業接待游客35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1億多元,讓當地村民充分享受綠色發展帶來的生態紅利。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