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材料是高端芯片產業發展的基礎和關鍵,被廣泛應用在衛星通信、軌道交通等領域。系列報道《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車間里的高精尖》第三篇,今天走進位于保定的國內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頭部企業——同光半導體,看河北"智"造如何打破國外壟斷,勇攀科技高峰。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 寇津昊:
我手上拿的是碳化硅襯底,作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和前兩代相比,具有寬禁帶寬度和高電子飽和速率等特性,所以更適用于制作耐高溫、抗輻射及大功率器件,目前被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制造和光伏發電等領域。
探尋碳化硅襯底的"前世今生",我身旁這個長晶爐至關重要,它可以使碳化硅粉末生長成晶錠,這也是碳化硅襯底生產的關鍵一步,像這樣的長晶爐在我身后有300臺。

河北同光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車間主任 田召:
這些爐子是我們同光自主研發、自主設計的,它可以實現長晶全過程的自動化精準控制,與同類產品相比,它的長晶效率和長晶良率更高,能夠實現不同直徑尺寸的碳化硅單晶襯底生長。由它生產出來的碳化硅單晶襯底,各類指標在行業內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 寇津昊:
隨著衛星通信、電動汽車、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創新浪潮不斷向前,也推動著碳化硅襯底從4英寸到6英寸再到現在的8英寸,這短短2英寸的變化,卻是科技創新的巨大躍升。

河北同光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王巍:
像我們一個6寸的片子能出來的這個芯片大概是432個,那么到了8英寸大概就是845個,翻了一倍,那么攤到每個單位的芯片的成本上,你就降下來了。每個環節的因素考慮起來,面積往大里做還是有它優勢的,良率提高,成本下降,所以說現在促使我們都會往大的這個材料上去拓(展)。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 寇津昊:
一次次的技術突破,讓同光股份迅速成長壯大,目前擁有保定一期、二期、淶源三個工廠,實現了4-6英寸導電型和高純半絕緣型碳化硅襯底的大規模量產。今年,同光股份以115億元的估值,成功躋身全球獨角獸榜單,成為我省四家獨角獸企業之一。

河北同光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王巍:
同光經過這么多年的研發,趕上了這個產業爆發的時間窗口,也抓住了機會,在政府和各方面的支持下,然后把中國的這個材料做好,助力包括了集成電路、新能源、新材料在這些方面產業上的這個進步。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