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即時新聞

北京西郊的這家地震緊急救援訓練基地為國內外救援隊提供技術支撐

2024-08-29 19:28:49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2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彩云 楊逸凡)地處北京西郊的國家地震緊急救援訓練基地正成為國內、國際救援隊“取經”的目的地。今天,在“應急救援基層行”網上主題宣傳活動啟動會上,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以下簡稱搜救中心)國際救援與合作部部門負責人李立介紹,2010年以前,搜救中心更多是學習國外的搜救技術,但隨著本國救援經驗積累,來華交流學習的救援隊逐漸變多,2010年后,搜救中心開始輻射向國外,提供應急救援能力培訓方面的支持。“上周我們剛結束一個亞洲合作對話機制的培訓班。”

2009年,中國國際救援隊(對內稱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記者注)通過了聯合國國際重型救援隊能力分級測評,成為全世界第12支、亞洲第2支通過聯合國測評的國際重型救援隊。多次為這支專業隊伍承擔現場專家支撐、搜救技術以及通訊、裝備、后勤保障的,正是搜救中心。

“我們在2004年成立之初就是為了給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也就是我們中國國際救援隊提供支撐保障。”李立說,2008年5·12汶川地震是國內地震救援隊伍發展的一個轉折點,“全國多地的地震救援隊伍數量有了大幅增長,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也從2004年的240人擴編到480人。”

據了解,201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后,搜救中心主動融入“全災種、大應急”工作格局,積極參與國內外重大自然災害現場應急救援任務,截至目前共牽頭或參與地震、地質災害、洪澇、重大事故等現場應急任務116次,國內外地震、地質災害、熱帶氣旋、洪水等救援任務23次,營救出深度埋壓、救援難度大的幸存者70余人。

除打造國家地震緊急救援訓練基地為救援隊提供專業培訓外,搜救中心還引入“應急救援第一響應人”培訓體系。

8月28日,國家地震緊急救援訓練基地,搜救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傾斜式倒塌訓練廢墟。該廢墟主要是模擬地震災害發生后常見的建筑物傾斜破壞場景,傾斜一側與地面平直處的原標高為3.5米,建筑傾斜度約19度。此場景供救援隊員開展抗眩暈、高難度、人裝結合等適應性搜救訓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彩云/攝

“對于很多災害來說,基層的自救互救的能力非常重要。”國家地震緊急救援訓練基地教官何紅衛參與過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國內救援,巴基斯坦洪災、尼泊爾地震等國際人道主義救援,他以地震救援為例說,前24小時獲救的幸存者中,由當地人救出來的比例達到80%以上,“我們專業救援隊伍到了現場后,70%以上被困人員的位置是當地人提供的。”

如今,集理論與實踐、課堂講授與演練體驗為一體的“應急救援第一響應人”課程已在國內推廣14年,覆蓋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累計培訓人數近萬人次。建成于2008年的國家地震緊急救援訓練基地,建有建筑坍塌、狹小空間、隧道、管道等訓練設施,為救援指揮員、搜救人員、社會力量等提供培訓,也為社會公眾、中小學生等提供沉浸式災害體驗。2023年10月,該基地正式掛牌“一帶一路”地震救援培訓基地。

責任編輯:寧迪

版權聲明:凡本網文章下標注有版權聲明的均為中國青年報社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使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打開客戶端閱讀全文

成為“青春養老人”,什么素質最重要


編輯:趙廣忠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坪县| 江华| 灵丘县| 富平县| 栾川县| 马关县| 荔浦县| 武乡县| 革吉县| 郯城县| 博乐市| 鸡东县| 乌恰县| 邵东县| 专栏| 昭苏县| 北辰区| 勃利县| 天柱县| 广饶县| 南昌县| 运城市| 宜君县| 汉川市| 瑞昌市| 旬邑县| 奎屯市| 平原县| 嵊州市| 宜君县| 罗山县| 崇仁县| 商河县| 江城| 东城区| 清水县| 蓬安县| 蒙山县| 东海县| 武强县| 阿拉善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