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8月26日刊出對美國前資深外交官、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代表團首席翻譯查爾斯·弗里曼(中文名傅立民)的獨家采訪,內容涉及中美關系多個領域。傅立民在受訪時表示,他相信美中兩國沒有理由成為對手,憑借戰略眼光和外交手段,中美兩國關系可以“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
據新華社介紹,傅立民出生于1943年,曾先后在美國國務院主管中國事務,擔任美國駐華公使、美國助理國防部長等職務。退休后,他活躍在學術界,先后在美國多個知名智庫或研究機構任職,就國際熱點話題包括美中關系發表研究文章。

查爾斯·弗里曼(中文名傅立民) 資料圖 圖源:《南華早報》引自布朗大學沃森國際和公共事務研究所
《南華早報》在對傅立民的最新采訪中就中美關系提問:作為一名資深的“中國通”,你在過去十年中一直對美國對華外交持相當批判的態度。你認為美中關系惡化應該在多大程度上歸咎于華盛頓的決策者?
傅立民先是表示,兩國都對雙邊關系負有責任。“但貿易和技術戰是由美國而不是中國發起的,也是美國而不是中國削弱了世界貿易組織(WTO)的作用,并堅持借讓人懷疑的國家安全考慮取代比較優勢和經濟因素,以影響國際貿易。”
傅立民繼續表示,“中國繼續與其他國家就市場開放進行談判。美國則采取保護主義政策……美國對華政策現在主要由包括旨在削弱中國出口和技術進步的制裁組成。”
《南華早報》還問道:作為最后一批“擁抱熊貓派”,你為促進對華交往作出了不懈努力。但隨著友華、支持交往的專家在美國被邊緣化,你認為中美之間會出現在兩國都享有政治影響力、并愿意充當北京與白宮溝通渠道的“下一個基辛格”嗎?
傅立民對此表示,“我有很多中國朋友,我也很欣賞中國文化,但我并不認為改善美中關系是為了中國的利益,這是為了我自己國家的利益。”
“我相信美中兩國沒有理由成為對手,憑借戰略眼光和嫻熟的外交手段,我們可以設法和平過渡到一種以平等互利為基礎的關系中。”傅立民說。
他還提及基辛格稱,“重要的是要認識到,他一開始不僅對中國一無所知,而且像他那個時代的許多歐洲人一樣,對中國懷有蔑視和反對的態度。”他繼續稱,與中國的直接接觸,讓他改變了看法,并成為一位受人尊敬的中美關系顧問。“環境造就了他。未來的情況可能會讓中美兩國政治精英之間相互尊重的合作恢復,因為雙方都認識到,兩國都可以從這種合作中獲益。”傅立民說。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