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舉辦的第17年,活動累計吸引參會嘉賓超5萬人次,簽訂各類合作協議和合作備忘錄近2000份,達成的合作也在此次教育周深入推進,助力中國與東盟國家在人文交流、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上取得新成效。

在中國-東盟數字教育聯盟2024年度會議上,來自中國、馬來西亞、越南、印度尼西亞的多所高校、研究院以及企業代表,共同探討了中國—東盟數字教育合作新路徑,并發布了依托大數據生成的“音樂與文化遺產”“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等游學路線。

國家開放大學數字化學習技術集成與應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靜
“這一次我們推出了15條研學路線,通過征集700多門的課程,對課程進行了人工智能技術的梳理。我們要打造一個‘云上學、實地游’對互動式、更加交融一體,線上線下能夠融合起來的學習新生態。”李靜介紹到。


中國-東盟數字聯盟自去年成立以來,積極推進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開展首屆數字化國際課程征集,264家國內外高校參加,首期提供300門優質課程展播。


馬來西亞技術大學技術管理與創業研究院院長 艾哈邁德·扎基·本·巴卡爾
“我們的學生受邀學習了一個學期的課程,聯盟將數字教育視為中國與亞洲各國合作的一個非常大的平臺,因為一些亞洲國家的很多農村地區基礎設施相對落后,平臺可以通過進行研究、開展大量活動,幫助他們接受數字教育。”艾哈邁德·扎基·本·巴卡爾介紹到。


在中國-老撾農業科技培訓暨農業高職教育“雙高計劃”國際合作成果展上,貴州農業職業學院與老撾瑯南塔綜合職業技術學院簽署了合作協議,將在人才培養、科技攻關等方面開展合作。

貴州農業職業學院副院長 鐘華
鐘華告訴記者,這次學校除了籌辦主題會議,還帶來了生產的農副產品以及研發的農業機械,這些都是基于和老撾以及東盟其它國家之間合作之后,了解這些國家的需求開發運用的農業技術和裝備。前期已經培訓瑯南塔省有500多人的農技人員,這一次是在原基礎上進行了一個深化合作。

近年來,依托中國與東盟國家的交流合作,貴州農業職業學院在老撾掛牌建立了4個實訓基地,通過技術培訓等方式加強基地建設。
老撾教育與體育部副部長 蘇力烏冬·孫達拉
蘇力烏冬·孫達拉告訴記者,今年貴州省省長在訪問老撾期間提到了教育和文化合作的事宜,包括教育交流、學生交換和各類培訓合作,貴州省和老撾瑯南塔省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并組織了對老撾的培訓,可以利用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推動老撾社會經濟發展,這是中老兩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合作的延續。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