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4日),長達40天的“三伏”終于結束。正所謂“三伏熱浪走,初秋氣象新”,目前,最早的一批秋糧已經開始零星收獲。
01:40
眼下,黑龍江省的鮮食玉米已經開始收割,在青岡縣的高標準農田里,三臺鮮食玉米莖穗兼收機正在滿負荷作業。

黑龍江省青岡縣萬德福粘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員 宋冬艷:把整個植株的莖收回來做飼料,穗做成食品,這樣整個全株都充分利用好了。每臺機械現在是平均一天采收80畝地。

宋冬艷告訴記者,由于雨水充足、溫度適宜,再加上科學管理,今年他們的畝產實現了2500穗。由于鮮食玉米的市場價格是普通玉米的三到四倍,近年來也大大帶動了農戶種植的積極性。當地通過支持龍頭企業技改升級、做大冷庫倉儲、延長產業鏈條等多種方式,持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黑龍江省青岡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徐洪福:不斷提升鮮食玉米的品質和產品的附加值,讓鮮玉米這個產業真正成為我們縣富民增收的主要產業。截至目前,青岡縣的鮮食玉米種植面積達到了17萬畝,年產鮮食玉米達到四億穗以上。

四川省水稻陸續迎來收獲季。今年,四川將提升單產水平列為全省糧食生產首要任務,并首次啟動了“天府糧倉·百縣千片”建設行動。在瀘州市納溪區,29萬畝水稻已經開鐮,今年當地通過中稻與再生稻輪作的方式,同時推廣水稻旱育秧、地膜覆蓋栽培等技術,年均畝產再創新高。

瀘州市納溪區豐樂鎮皂角村村委會主任 陳洪陽:年畝產達到2000斤,號稱噸糧田。今年是我們皂角村種植水稻以來,產量最高的一年。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