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即時新聞

江西:把“大道理”講到學生心坎上 | 各地教育成就巡禮

2024-08-23 16:22:39  來源:微言教育
圖片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是黨中央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是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殷切期盼的“國之大者”。教育系統牢記囑托,砥礪奮進,奮力書寫教育強國建設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體矩陣推出“奮進在教育強國大路上——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砥礪前行”專欄,展示教育系統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生動實踐。


今天,“奮進在教育強國大路上——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砥礪前行”專欄之“各地教育成就巡禮”系列,通過一個視頻、一組大圖、一篇報道介紹江西如何深化思政課教學改革,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圖片

image.png

圖片

從2018年起,江西在全省教育系統持續開展“誦讀紅色家書 講述英烈故事”巡演活動。圖為活動現場。


圖片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支月英和孩子們在一起。


圖片

江西職業教育課程實行“一課雙師”,由企業工程師和學校教師組成搭檔,向學生們傳授知識和技能。


圖片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江西中醫藥大學教授劉紅寧(左三)在指導學生團隊實驗。


圖片

吉安市遂川縣禾源中心小學學生在開展體育活動。


江西省教育廳供圖



報道帶你看


江西深化思政課教學改革,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把“大道理”講到學生心坎上


在井岡山革命遺址,井岡山大學的實踐隊員在一處處實物前沉思,感悟井岡山精神;在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九江段),九江學院“愛江護豚”小分隊通過調研、實地走訪等活動,堅定了以實際行動助力打造長江“最美岸線”、共迎綠色未來的決心……


今年暑假,江西的大學生有點“忙”,他們奔赴村莊、社區、企業,圍繞“山、河、江、村、社、企、校、瓷”8個關鍵詞,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考察江西的足跡串聯起來,結合全省高校“一線課堂”“紅色走讀”“萬名大學生進千站”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行動等教育活動,在暑期大思政實踐活動中了解社情民情,增長知識才干,厚植家國情懷。


近年來,江西省聚焦辦好思政課關鍵課程,不斷深化思政課教學改革,通過打通教學難點、堵點,將“大道理”轉化為“小故事”,鍛造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用好立德樹人“大課堂”。現如今思政課建設實現了從課堂到社會實踐、從高校到全社會的深刻變革,構建起“大思政”育人格局。


“問題清單”打通教學難點堵點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


 “學生學習興趣不濃、抬頭率不高、點頭率不高……高校思政課建設存在不少難點堵點。”在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吳永明看來,講好思政課,關鍵要創新思政課的講授方式,把“大道理”講到學生心坎上。


如何聚焦難點,打通堵點?江西省創新路徑,通過挖掘問題、構建專題、組建團隊跨校授課等方式,積極推進高校思政課“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

 

2019年,思政課教學改革試點啟動。


“成立由省委常委擔任組長的推進小組。省級領導干部聽思政課、講思政課、調研思政課建設達百次之多。設立專項經費,每年撥付2000萬元用于高校思想政治課建設,特別是2024年增加至2400萬元,5年累計投入1.04億元。”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宣傳部部長、省教育廳社政處處長王宣海介紹。


江西一方面向學生征集了2000余個問題,形成了包含38個專題、128個問題鏈的教案課件;另一方面由5所省內綜合性高校各牽頭一門課程,通過挖掘問題、構建專題、組建團隊跨校授課的方式,打破教材原有體系,將教材體系轉化為具有內在邏輯關系的教學體系,打造前后銜接又相對獨立的問題式專題。


“以問題導向引導,思路打開了,邏輯明晰了,不怕課上不好了。”在參加完江西省教育廳組織開展的“千人同備一堂思政課”后,一位高校思政課教師說。通過建立“省級+片區+校內”的“三級備課”責任制、“一專題一備課”、集體備課觀察員等制度,提升教研合力。


“以我校承擔的‘思想道德與法治’為例,最終凝練出53個問題鏈。”南昌大學思政課教師蔣田鵬介紹,在這個過程中團隊化教學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南昌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南昌、九江、撫州等地18所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部),組建了江西省最大的思政課教學改革共同體,常態化開展各項教研活動。


“除了共同體內的學校,我們還經常跨區域、跨課程組織‘課堂練兵’和‘課堂教學競賽’,不斷在教學方法創新、教學資源開發、教學機制完善方面出實招。”南昌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陳始發教授說。前不久,南昌大學組織來自武漢大學、江西中醫藥大學、南昌職業大學、南昌大學附屬學校的50余名專家學者、骨干教師,圍繞“愛國主義”這一主題分別展示了不同學段的思政課教師如何有針對性、有側重性地進行教學和專題研討。


書本上難懂的“大道理”轉化為一個個“小故事”,借事說理,以理說事,大學生對思政課的整體滿意度不斷提高。


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按下“加速鍵”


江西師范大學青年思政課教師王鈺鑫展示的一張巨幅圖片引起學生們的思考:PPT上只有一大片未收割的稻田,而時間落款為12月份。


“這難道不浪費嗎?有沒有人知道原因?”“提示一下,圖片拍攝地是鄱陽湖。”越來越多的學生隨著王鈺鑫的話語,抬起頭,參與討論。


經過一番討論,學生們得出了結論——是當地政府出臺糧農補償政策,保留了部分水稻作為候鳥越冬的食物。


“以前覺得思政課很無聊,但問題式教學真的很鮮活,學習的勁頭一下就起來了。”一名學生評價道。


在江西師范大學,王鈺鑫的思政課是學生們爭搶的“金課”。可2018年他剛到江西師范大學時,時常為學生們心不在焉的聽課狀態煩惱。


在一次次的比賽磨礪和集體備課的交流碰撞中,他逐漸意識到,只有發現學生的關注點、興趣點和興奮點,才能打通思政課的痛點、難點和堵點;不繞著問題走,甚至奔著難題去,才是年輕人喜歡的課程打開方式。


為此這位“85后”教師用盡渾身解數:收集學習資料,建立資料“廚房”;保持讀新聞的習慣,手機上安裝了10多個新聞資訊客戶端;將交響樂與黨史相結合推出“黨史百年與交響樂”,變一名教師一講到底為“一課多師”“雙師課堂”“師生同臺”……


如今王鈺鑫已經是學校的“網紅教師”。


在江西的各大高校,“網紅思政課”和“網紅思政課教師”還不少。


辦好思政課,離不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為了讓有組織的教研成為常態,江西省組織高校思政課專職教師全員“曬課”、學生“評課”、媒體“尋課”,一大批優秀教師憑實力“出圈”,一大批優秀教案、課件涌現出來。


同時,江西建立片區課程統一協調、師資統一調配機制,打造了116個“專職教師+特聘教授+兼職教師”共同參與的“一課多師”團隊,采取一人一講、多校聯動等方式,讓學生近距離享受“別人家的課堂”,覆蓋師生已達89萬人次。探索“雙師同堂”教學模式,思政課教師與優秀黨員干部、革命先烈后代等共談政策、共話成就、共議熱點,創新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悄然間,思政課改革創新的一池春水在贛鄱大地上涌動起來。


師資短缺曾是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短板。增加數量、提高保障,近年來,江西省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按下“加速鍵”。


在江西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的高位推動下,江西省印發系列文件,要求各地完善編制保障,嚴格按要求配齊思政課教師,在績效工作總量內設立輔導員和思政課教師崗位津貼項目。建立思政課教師常態化、動態化配備機制,思政課教師配比達到1∶303。


此外,江西省以服務思政課教師成長為導向,出臺職稱單列計劃、單設標準、單獨評審政策,保障思政課教師各項待遇落實,增強思政課教師的職業認同感、榮譽感,讓思政課教師有看得見、摸得著、夠得到的關懷。


越來越多的“85后”教授、博導和“90后”教學名師也正在憑實力“出圈”。


紅色傳承讓思政課有了跨越時空的魅力


用紅色故事、紅色朗誦、紅歌教唱、紅色剪紙教學,帶領學生沉浸式體驗紅色文化。6月5日,來自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美術學院、音樂學院和大學生融媒體中心的師生代表以“輕騎兵”形式走進南昌紅嶺學校,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紅色文化課。


紅色是江西最深沉的底色。江西的每一段紅色足跡都凝結著革命先輩艱苦卓絕、蕩氣回腸的動人故事,值得深入挖掘、廣泛傳揚。


編寫紅色教材、打造紅色精品課程、舉辦紅色文化創新賽事、推進紅色藝術精品巡演……為發揮資源優勢,江西大力實施紅色基因傳承工程,在全省高校開展“紅色走讀”,在全省中小學開展“追尋紅色足跡”研學實踐和“誦讀紅色家書 講述英烈故事”巡演活動,培育紅色基因傳承示范校、紅色班級、紅色文化精品課,構建特色鮮明的紅色文化育人品牌,紅色資源成了串聯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生動教材與紐帶。


江西通過全省層面改革教研組織,重構五大課程組、劃分14個教學片區,形成5個省級高校思政課教學協同創新研究中心,常態開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教研活動。


為了把紅色資源轉化為生動課程、轉化為育人力量,江西一體推進大中小幼紅色文化課程建設,連續3年舉辦紅色文化課程師資培訓班,紅色文化課不但開足開齊,形式還因地制宜,創意十足。如今,江西省創建高校“紅色班級”27個、“紅色文化優秀團隊”15個、大中小學校“紅色基因傳承示范校”199所。贛州、景德鎮等地還結合紅色文化課打造“紅軍小學”“少年軍校”。


紅色傳承,思政課有了“靈魂”和“生命力”,也讓思政課有了跨越時空的魅力。


今年6月,上海、江西、湖南、貴州、陜西、河北、北京等七地教育行政部門相關領導來到紅土地,簽署合作備忘錄,發出《關于建設全國紅色文化育人共同體的倡議書》。


現如今的贛鄱大地,從井岡山上的挑糧小道到于都河畔的長征小道,從上饒集中營革命烈士紀念館到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成了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大學生們現場實地走讀體驗的大課堂。

編輯:吳明富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平| 延津县| 万荣县| 辽源市| 延寿县| 阿荣旗| 陵川县| 万山特区| 刚察县| 武鸣县| 子洲县| 苏尼特右旗| 阿拉善盟| 东乌珠穆沁旗| 望江县| 洛阳市| 开原市| 邢台县| 宁国市| 阿克陶县| 城固县| 勐海县| 康马县| 女性| 兴仁县| 伊金霍洛旗| 镇赉县| 即墨市| 桐城市| 印江| 龙川县| 清苑县| 忻州市| 类乌齐县| 颍上县| 江达县| 夏邑县| 曲沃县| 西乌珠穆沁旗| 安溪县| 临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