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聯合國《武器貿易條約》(ATT)生效十周年。
當地時間19日至23日,《條約》第十屆締約國大會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就在當前國際形勢下加強全球武器貿易治理、捍衛多邊主義等重大議題展開討論。

△ATT官網截圖
然而,全球最大武器出口國美國的缺席,給規范國際武器貿易、落實全球安全的多邊努力平添了一個巨大障礙。
“這個決定將危及全世界無辜的人”
為阻止常規武器流入戰亂地區和落入不法分子手中,用于種族屠殺或其他戰爭罪行,2013年4月,第67屆聯合國大會表決通過《武器貿易條約》。2014年12月24日,《條約》正式生效。
該條約是聯合國為監管從坦克到小型軍火等8類常規武器國際貿易而制定的共同國際標準,也是第一個聯合國框架下約束常規武器貿易的國際條約,對于提高國際武器貿易問責制和透明度、防止和消除非法武器交易,維護世界和平、安全與穩定具有重大意義。

△美國軍控協會官網截圖
然而,最該帶頭確保國際軍控體系正常運行的美國,卻在對待《武器貿易條約》的態度上完全復刻了其多年來“毀約退群”的狗血劇情。
雖然奧巴馬政府2013年簽署了該條約,但它在提交國會參議院后一直被束之高閣,所以并未被執行。
而特朗普政府上臺后,無視美國作為頭號發達國家的國際責任,強硬推行“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政策,撕毀一項又一項多邊軍控條約。
2019年4月26日,特朗普在印第安納州舉行的美國步槍協會(NRA)年會上宣稱,《武器貿易條約》是一個“嚴重誤導的條約”,美國將撤銷對該條約的簽署,并停止批約程序。

△美國廣播公司網站報道截圖
這一倒行逆施之舉隨即遭到國內和平人士的質疑。
美國控槍組織“布雷迪預防槍支暴力運動”主席克里斯·布朗發表聲明,指責特朗普迎合槍支生產商的利益,推卸了他對美國和全世界所應承擔的責任。
“我們應竭盡全力遏止槍支暴力,而不是鼓勵槍支出口……特朗普拒絕接受《武器貿易條約》只會讓全世界的恐怖組織和其他危險分子更加猖狂,這是一種危險、魯莽的做法,將危及無數美國人和其他無辜的人。”

△“布雷迪預防槍支暴力運動”官網截圖
特朗普當時辯稱,《武器貿易條約》使得“外國官僚機構踐踏了美國憲法賦予公民擁有槍支的權利”。但明眼人都看到了特朗普此舉背后的濃厚政治動機。
長期以來,包括全國步槍協會(NRA)在內的美國軍工復合體一直反對《武器貿易條約》,因為它妨礙了美國每年價值數百億美元的常規武器出口。
在特朗普宣布退出《武器貿易條約》后,美國主要軍火商的股票價格一路攀升。作為回饋,軍火商們自然也會大方出錢,幫助特朗普等利益代言人贏得選舉。

△美國廣播公司網站:據調查,全國步槍協會在2016年花費了3030萬美元支持特朗普的競選活動,并在特朗普聲稱獲勝的關鍵州加倍投入了全國步槍協會贊助的廣告。
“世界將因此變得更不安全”
更大的問題在于,這出“先簽后退”的鬧劇,進一步放開了美國對外軍售的手腳,給國際軍控體系帶來更為嚴峻的挑戰,進一步惡化了戰亂地區的治理真空和人道主義危機。
《武器貿易條約》是特朗普2017年1月上任后美國退出的第三個主要多邊軍控條約。
該條約的美國首席談判代表、現任美國軍控協會負責人托馬斯·康特里曼認為,特朗普此舉“又邁出了錯誤的一步,會讓世界變得更不安全,而不是更安全”。

△美國軍控協會官網截圖
確如康特里曼所言,在軍工復合體利益驅動下,美國不斷在世界各地挑動沖突并通過輸出武器來延燒戰火。
迄今仍然延宕不止的俄烏、巴以兩場沖突已經為此做了充分的注腳。
特別是隨著烏克蘭危機近些年來的持續升級,歐洲各國對美國軍火的依賴也不斷加深。
據統計,美國的武器出口在2019-2023年的過去五年里增加了17%,在全球出口量中占比高達42%,繼續穩坐世界頭號武器出口國交椅。而在這五年中,歐洲進口武器中有55%來自美國,比前一個五年大幅增加了35%。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網站截圖
美國國防部負責政策事務的代理副部長卡拉·阿伯克龍比日前證實,2024財年至今,美國對外軍售額已達800多億美元,超過了2023財年的對外軍售總額。
她預計,這一數字還將繼續攀升。

△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報道截圖
曾有歐洲媒體發文,批評美國軍火商及其政治代理人不斷在全球范圍內鼓動戰爭并以此謀求巨額利益“突破了道德下限”。
文章指出,美國自開國以來,其軍火工業便與政府建立了強大而緊密的聯盟。美國政府允許軍火工業蓬勃發展,是因為美國需要依靠軍工產業來實現自身經濟增長,并將其當作外交政策的一個落腳點。
文章稱,雖然2013年聯大通過了《武器貿易條約》,但由于美國拒不批約,條約的落實效果勢必大打折扣。這也再次表明,美國為了利益,可以將它總愛掛在嘴上的人權等原則統統拋在腦后。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