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8月21日電?題:農民合唱團,唱出“六谷豐登”曲
新華社記者邱犇
“紅艷艷的太陽寧夏川,紅丟丟的枸杞亮人眼,紅彤彤的臉蛋笑開顏,紅火火的日子好喜歡……”傍晚時分,在寧夏中寧縣大戰場鎮紅寶村文化站內,一首首歌唱農村新生活的歌曲通過一臺大音箱,傳遍村頭村尾。這是寧夏第一個村級農民合唱團,共有80多名團員,平均年齡47歲。
大戰場鎮,位于中寧縣中部,是一個漢族和回族雜居的小鎮,回族群眾占總人口63%。自20世紀80年代起,從西海固移民而來的老百姓在這片土地上扎下根。通過發展種植、養殖等產業,11.6萬老百姓走上致富路。
“口袋富起來的同時,也要讓大伙的腦袋富起來。”2019年,中寧縣文化館干部李震宏下鄉時,被當地農民對文化生活的渴望所打動,于是在此創建了農民合唱團。
“他們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沒有經過任何專業訓練,所以一開始并不順利?!崩钫鸷瓯硎?。
“當時我完全不知道怎么發聲,嘴都不敢張,歌詞里有些字也不識得。”合唱團成員楊繼紅坦言。課堂上,她用手機把曲子錄下來,晚上回家一遍一遍地聽;不認識的字就讓子女教?!艾F在,大家都夸我唱得可不錯嘞?!?/p>
生活的轉變同樣發生在趙彩玲身上。趙彩玲是回族人,一開始聽到她要報名合唱團的時候,家里人是一百個不同意,但趙彩玲對合唱這件事很堅持,村里也時常邀請她的家人來看演出。沒過多久,家里人就給趙彩玲豎起了大拇指。
“他們看到我越來越開朗了,也感受到了唱歌時的快樂,現在都非常支持我?!壁w彩玲說。
自從有了合唱團,村民們的業余生活豐富起來,農閑時搓麻將的聲音小了,酗酒滋事的人少了。李震宏說,合唱團最大的動力,就是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他們把汗水澆灌的過往,創作成一首《逐夢大戰場》;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追求,譜成一曲《紅彤彤的日子》。
就是這樣一個團員們白天種地、晚上練習的合唱團,突破文化水平、年齡結構等限制,在音樂路上開出了一朵朵花——2020年獲第二屆中國·銀川黃河合唱節成人組銅獎,2023年獲寧夏首屆鄉村振興農民合唱藝術節一等獎……
“今年,取材于我們合唱團的電影《六谷兒》正式上映?!崩钫鸷暾f。
“為什么是‘六谷兒’?”記者問道。
“西海固有句話叫‘吃飽五谷兒還想六谷兒’,如果說‘五谷兒’是物質生活,那么‘六谷兒’就是精神生活。”他笑答,“我們唱的都是‘六谷豐登’曲!”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