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疼得很?幾天了?有沒有‘嘶吼嘶吼’地響過?”……這是一位回族患者近日到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寧南醫院(以下簡稱寧南醫院)看病時,負責接診的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馬云濤的問話。半年多前,她被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醫院派駐到寧南醫院,寧夏南部山區的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三甲醫院的專家診療服務。
時光倒流到13年前,寧夏南部山區的300萬群眾還在為“看病難、看病貴、看病遠”而苦惱。這里曾經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也是漢族、回族、東鄉族、滿族、蒙古族等多民族群眾聚居地。據寧南醫院院長李德銀介紹,2011年之前,這里醫療資源和設備滿足不了患者需求,每年約有18%的患者被迫轉至銀川、西安、蘭州等地的大醫院診療,因路途遙遠、救治不及時,部分患者病情加重,交通、食宿等就醫成本高,也導致一些患者家庭因病致貧或因病返貧。
為了讓寧南山區群眾在家門口看上病,2011年,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和海原縣政府共建寧南醫院,院址確定在距離西海固地區9個縣(區)最遠不超過100公里的地方。醫院建好后,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醫院每年從銀川市4個院區選派300余人常駐寧南醫院,截至2023年,累計選派下沉人員約4000余人次。馬云濤就是今年選派至寧南醫院的醫生。
建院以來,寧南醫院不斷提高急危重癥救治能力,針對當地易發多發病開展技術攻關,使80%的急危重癥患者得以就地治療。一位31歲的柯姓病患從小備受腹痛難忍的困擾,到寧南醫院后,醫生診斷為臨床少見的先天性巨結腸。經過臨床手術、康復護理,患者徹底痊愈。截至2023年底,寧南醫院的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達95%以上。
為了解決“看病貴”,2012年,寧南醫院啟動“醫藥分開”改革試點和“零差率”銷售,共減少患者藥品支出4600多萬元。同時,醫院還探索多渠道減免患者就醫費用:“六免兩救助”等措施的推出,為患者減免費用4995萬元;實行健康扶貧一站式結算等服務,共計為2萬余名住院患者減輕了墊資壓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除了治病救人,寧南醫院一直注重對當地醫護工作者的培訓。為此,寧南醫院牽頭成立“自治區人民醫院寧南醫院海原醫療衛生共同體”,先后選派44余批次專家在共同體內開展診療和培訓,推動海原縣人民醫院開展數十項新業務。寧南醫院免費為寧南地區31所基層醫療機構培訓醫護人員708人次,組織優勢學科到各基層醫療機構開展業務查房、手術示教、臨床帶教等技術指導160余次。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