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即時新聞

麥浪滾滾倉廩實 新疆夏糧再豐收

2024-08-08 13:33:03  來源:

  8月6日,在剛剛進入收割期的吉木乃縣托斯特鄉塔斯特村,種糧大戶任江林捧著粒粒飽滿的小麥和鄉親們分享豐收喜悅:“今年咱們的麥子產量不錯,我家一畝地比去年增產20公斤,800畝地就能增產16噸。”

  自6月中旬以來,廣袤的新疆大地由南向北、由平原向山區,陸續鋪展出風吹麥浪的金色畫卷。伴隨著一隊隊聯合收割機作業,天山南北夏糧豐收捷報頻傳。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新疆夏糧播種面積1757.46萬畝,夏糧單位面積產量394.59公斤/畝,較上年增加7.28公斤/畝,小麥單產連續6年實現增長。

  夏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第一仗”,打好夏糧豐收這關鍵一仗,事關全年糧食生產安全。今年,新疆夏糧再次交出沉甸甸的“豐收答卷”,與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實施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深入挖掘糧食增產潛力密不可分。

    “五良”發力 筑牢糧食安全“壓艙石”

  “從去年10月份冬小麥播種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今年的收成會更上一層樓,因為我們科學種田的方法越來越成熟了。”8月6日,望著不遠處大片復播玉米,庫車市墩闊坦鎮央艾日克村致富帶頭人譚清學說。

  譚清學面前的這片糧田有950畝,一個半月前是隨風翻滾的金色麥浪。也就是四五天的工夫,他將麥子收割、晾曬后一稱重,總產接近600噸,畝產達620余公斤。他不禁感慨:前年畝產570公斤,去年畝產接近600公斤,今年又實打實地增產。年年在增產,看來“五良”方法太厲害了!

  7月31日,在額敏縣上戶鎮庫爾布拉克村,一位糧農在展示飽滿的麥穗。何秀娟攝

  新疆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雷鈞杰介紹,廣大農民認定的“五良”,指的是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近年來,新疆糧食之所以連年喜獲豐收,單產不斷提高,“五良”的集成應用、融合發力是關鍵。這充分說明,夏糧豐收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靠單一某個因素,而是需要全方位的綜合保障體系來支撐。

  多措并舉,方能筑牢糧食安全“壓艙石”。

  小麥要高產,七分種,三分管。聚焦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五大要素,新疆在小麥種植時便下足了功夫。南北疆地理條件和氣候差異較大,各地在冬小麥播種時做到了適期適量播種,使得冬小麥在冬前形成壯苗;春小麥盡量早播,避免灌漿期干熱風,增加千粒重,提高產量 。作為種業大區,新疆已推廣在各地較為適宜的小麥品種。為了提高整體播種質量和產量,各地嘗試合理密植,在縮小行距的基礎上力求做到苗全、苗齊、苗勻。而干播濕出、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等先進節水技術的探索和應用,起到了節本增效作用……

  “種好一顆糧,學問太大了!如果把種糧過程中的科技活都掌握了,種地會越來越輕松,收成會越來越穩固。”額敏縣上戶鎮庫爾布拉克村種糧大戶宋紅偉說。隨著當地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推進,以及大型農機具和植保無人機的應用,他種糧的“膽量”越來越大,今年種植了3000余畝小麥。

   難中求進 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     

  這幾天,隨著最后一車小麥被附近的面粉廠收購,奇臺縣吉布庫鎮達板河村種糧大戶王學新松了一口氣。出于習慣,他每天仍不時關注天氣狀況。

  “現在的農業技術確實很先進,我每年秋季把小麥種下去,對來年的好收成滿懷信心和希望。但在小麥收割之前,我一直提心吊膽,最擔心天公不作美。”王學新說。以今年為例,小麥返青之后,倒春寒、干熱風、頻繁降雨接連干擾小麥生長。所幸,基層農業技術人員一直在跟進指導,小麥抽穗期和灌漿期如何噴施藥劑,如何巧用水肥,讓王學新一次次規避了風險,最終平均畝產達到了540余公斤。

  糧食豐收,從來不能只靠“天公作美”。在不利的氣象條件面前,人們只有咬緊牙關,通過難中求進、難中求勝,來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

  6月19日,在沙雅縣托依堡勒迪鎮的麥田里,大型收割機正在作業。楊小蝶 攝

  阿克蘇地區氣象局副局長羅繼介紹,進入3月后,小麥等作物處于生長發育關鍵期,該局通過微信公眾號、抖音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及農事建議。5月下旬至6月,阿克蘇地區局地暴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頻發,當地人影辦發揮人影大區優勢,織密防災減災網,最大限度減輕冰雹災害對糧食作物生長的影響,全力保障糧食安全和農民豐產增收。

  今年,喀什地區糧食作物播種面積880萬畝(小麥405萬畝、玉米452萬畝、大豆12萬畝、其他糧食作物11萬畝),為確保夏糧豐收,當地制定印發《關于做好2024年冬小麥春季田間管理的通知》,指導縣市科學調配水資源,因地制宜、因苗施策抓好小麥返青水肥調控。

    優化服務 打好保障糧食安全組合拳

  今年,新源縣則克臺鎮則克臺村種糧大戶李興瓊種植的近400畝旱地小麥,從種植到管理再到收割都做到了精細化,每畝比去年增產超過100公斤。品嘗豐收喜悅的同時,她也體會到在貫穿小麥生產整個過程中,各相關部門提供的優質服務。

  為確保夏糧豐收,在小麥收割前期,新源縣農業農村局便積極做好準備工作,提前備足備強各類農業機械,成立11個跨區作業服務站,檢修和調配大型聯合收割機200余臺,為夏收工作“保駕護航”。

  夏收過程中,墨玉縣為進一步提升農機作業質量,減少糧食收獲環節損失,實現糧食顆粒歸倉,擺起了麥收減損“擂臺賽”。參賽的農機手們操控各自的聯合收割機開展作業,考評人員綜合考慮農機收割小麥脫凈率、破碎率及含雜率等多項指標評出獎項。

  7月15日,在奇臺縣半截溝鎮腰站子村,農機手正駕駛聯合收割機收獲小麥。 何龍 攝

  糧食生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政策鏈、產業鏈、收儲鏈,供給鏈、加工鏈、貿易鏈,哪一條鏈都至關重要。

  記者從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了解到,今年,該局緊緊圍繞自治區黨委“區內結余、供給國家”糧食工作方針,采取“六有”舉措,全力備戰夏糧收購。即做好騰倉并庫,做到“有倉裝糧”;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做到“有錢收糧”;優化服務措施,做到“有人收糧”;暢通疆糧外運通道,做到“有車運糧”;加大產業招商力度,做到“有業興糧”;開展專項治理行動,做到“有法保糧”。

編輯:孫建勝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东市| 夏津县| 元阳县| 永康市| 施甸县| 普兰店市| 博白县| 偃师市| 连南| 堆龙德庆县| 垣曲县| 松溪县| 巴彦淖尔市| 沁水县| 渑池县| 建湖县| 嘉黎县| 固始县| 郴州市| 运城市| 开阳县| 乐业县| 桐柏县| 咸宁市| 祁阳县| 凌源市| 西昌市| 湘潭市| 翼城县| 云浮市| 西藏| 松潘县| 怀柔区| 莱芜市| 余干县| 图木舒克市| 荃湾区| 安远县| 奈曼旗| 太和县| 河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