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布統好像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它的寧靜與祥和,讓人忘卻煩惱”“這遼闊的草原太像一個無邊的綠毯,一直鋪向天邊,讓人心醉神迷”“綿延的丘陵、綠色的草浪、絢麗的野花,構成了一幅讓我永生難忘的絕美畫卷”……驅車使出烏蘭布統后,耳邊依舊能夠聽到大家對次景象的聲聲贊美。
素有“北京后花園”之稱的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烏蘭布統生態保護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九大園區之一,地處克什克騰旗最南部、渾善達克沙地東南邊緣,南與河北圍場縣毗鄰,西與錫林郭勒盟多倫縣交界,總面積190萬畝,旅游資源富集,集草原、森林、湖泊、濕地、沙地、云杉等動植物景觀于一體,現基本形成以烏蘭布統古戰場、十二座連營、佟國綱墓、影視外景基地、金蓮花基地、將軍泡子、盤龍峽谷、公主湖、五彩山、夾皮溝等景點為主的歐式草原風光游覽體系。

然而,當下我們所看到的這一美麗場景,很難讓人聯想起它曾經的狀況。
這里曾因自然和人為因素雙重影響,致生態環境急劇惡化
“遠處那一片嫩綠的草地是2020年的治沙項目區,草地上顏色發亮整齊劃一的幼林是沙地云杉,成林后會成為草原防護林。腳下這些草方格是5月9日以來,由三峽集團和中林集團負責實施的。生態修復后,這片區域將形成溫帶稀樹草原生態系統。”克什克騰旗林草局副局長王明達滿懷欣慰地向大家介紹道。
要知道,曾經的此片區域并非如今這般充滿希望。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曾經的此片區域,由于自然和人為因素的雙重影響,生態環境急劇惡化。自然方面,氣候干旱少雨,水資源匱乏,導致沙地的生態系統脆弱不堪,難以維持穩定。而人為因素的干擾更是雪上加霜,過度放牧、濫砍濫伐以及不合理的農墾活動,使得沙地的植被遭到了嚴重破壞,土地逐漸沙化。

浮塵、揚沙天氣頻繁出現,不僅給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困擾,也對京津冀的生態環境構成了嚴重威脅。漫天的沙塵在大風的裹挾下,長驅直入,周邊城市的空氣質量受到嚴重影響,給居民的健康和城市的正常運轉帶來了諸多挑戰。
好在,克什克騰旗有著獨特的地理條件和優勢。克什克騰旗林草局副局長王明達介紹,克什克騰旗地處內蒙古高原與大興安嶺南端山地和燕山余脈七老圖山的交匯地帶,地形地貌多樣,大興安嶺、陰山兩大山脈在此連接,渾善達克、科爾沁兩大沙地在此交匯。據2019年第六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調查結果顯示,全旗沙地915萬畝,其中渾善達克沙地866萬畝。

然而,對于“沙地”這一詞匯可能存在的偏差性理解,王明達隨即又向記者詳細解釋道:“沙地指的是土地性質,并不是說當前需要治理的面積。以渾善達克沙地為例,我們只需要治理極重度沙化的2萬畝、重度沙化的58萬畝、中度沙化的430萬畝,輕度沙化的只需圍欄封禁,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即可逐漸恢復。”
曾經那片荒蕪沙化的土地,如今重新披上了充滿生機的綠裝
經過多年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烏蘭布統的生態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顯著改善。如今,浮塵、揚沙天氣已明顯減少,空氣質量大幅提升,呈現出清新宜人的態勢。植被覆蓋率逐年遞增,曾經那片荒蕪沙化的土地重新披上了充滿生機的綠裝,廣袤的草原處處展現出蓬勃的活力與盎然的生機。

回想曾經,這里面臨著極為嚴峻的生態形勢。面對這一困境,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當機立斷,迅速行動起來,施行了一系列強勁有力的生態修復和保護措施。克什克騰旗林草局副局長王明達向記者介紹道:“在生態修復過程中,我們充分考慮了當地的自然條件和生態特點。采用了因地制宜的植被恢復方案,引入適合當地生長的草種和樹種,同時加強水資源管理,確保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穩定。除此之外,我們還建立了完善的監測體系,定期對草原的植被覆蓋、土壤質量、水資源等指標進行監測,根據數據及時調整修復策略,確保修復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自2023年8月打響“三北”工程科爾沁、渾善達克兩大沙地殲滅戰以來,克什克騰旗全力以赴,截至當年12月底,出色地完成治理任務21.5萬畝,成果斐然。進入2024年,克什克騰旗更是積極謀劃,推出了渾善達克沙地莝草山綜合治理項目、央企參與渾善達克-科爾沁沙地南緣綜合治理等6個項目,規劃實施面積68萬畝,充分彰顯出堅定不移的生態治理決心。
據了解,央企參與“三北”工程建設,是 2023年11月全國綠化委員會全體會議提出的重要要求。其旨在發揮央企在資金、管理、技術、信息等方面的顯著優勢,全力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筑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三峽集團和中林集團負責實施的面積共36.3萬畝,計劃在3年內完成。
央企的積極參與為烏蘭布統的生態改善注入了強大動力,而這顯著的變化也讓每一位游客都深深感受到了生態治理的成效。
“一進入草原,我被烏蘭布統的美給震撼到了”
曾經的沙塵漫天、土地沙化、植被稀少,生態系統脆弱不堪,現如今經修復后,藍天白云常現,植被郁郁蔥蔥,生態系統逐步穩定且充滿活力,不僅提升了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也為前來游玩的游客展現了一幅如詩如畫的美景。

望著眼前如詩般的美景,游客張女士興奮不已,她激動地告訴記者:“這里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以前就聽說這里沙塵嚴重,環境糟糕,當時還擔心來玩兒會失望。但真的來到這里后,我完全被震撼了!沒想到現在的烏蘭布統如此美麗,藍天碧草、繁花似錦,每一處風景都讓人陶醉,真是不虛此行!我回去一定要把這里推薦給親朋好友,讓他們也來感受這份美好。”
一旁的李先生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說道:“確實如此!我之前走過很多地方的草原,但烏蘭布統給我的感覺最為獨特。這里不僅自然風光絕美,而且生態保護的成果讓人贊嘆。能看到這樣的轉變,真的太讓人欣慰了。”
帶著孩子前來來游玩的王女士也表示:“我帶孩子來,就是想讓他親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態保護的重要性。看到孩子在草原上歡快奔跑、盡情歡笑,我覺得這次旅行太值了。我也一定會向身邊的人大力推薦烏蘭布統。”

防沙治沙是一個滾石上山的過程,但“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烏蘭布統的生態之變,不僅為當地帶來了經濟發展的新機遇,也為其他地區的生態保護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相信在多方攜手奮進之下,其未來定能持續綻放光彩,成為更多人向往的旅游勝地和生態家園,為區域可持續發展樹立典范。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