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8月2日,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接受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高級外交政策記者湯姆·奧康納專訪,闡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在回答關于外部環境是否影響中國繼續推進改革擴大開放的提問時,謝鋒說,在一些國家“關門”“筑墻”“脫鉤”的今天,開放已經成為全球“稀缺品”。但中國堅持“開門”“修路”“掛鉤”,與世界分享改革發展紅利。“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我們都將堅持做好自己的事,堅持做正確的事。中國將繼續主動對世界張開雙臂,也期待世界向中國敞開懷抱。
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這次全會推出了許多真金白銀的舉措。一是“做減法”,包括繼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落實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全面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等。二是“做加法”,包括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打造透明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擴大自主開放,推動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三是“劃等號”,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保障外企在要素獲取、資質許可、政府采購等方面國民待遇。
一個更開放的中國,為世界提供更多市場機遇和增長機遇。外資在華興業按下“加速鍵”。上半年在華新設外企26870家,同比增長14.2%,吸引外資近5000億元,處于近10年高位。特斯拉又一座超級工廠在上海動工,從洽談到簽約僅用了1個月。蘋果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和蘇州設立研發中心,在中國研發人員過去5年翻了一番。寶馬在中國建立了全球最大規模生產基地和第二大研發體系。近日中國貿促會報告顯示,超過四成受訪外資企業認為中國市場吸引力上升,其中美資企業最看好中國市場,近半數受訪外資企業預期未來5年在華利潤率提高。
外資用腳“投票”。中國不僅是“世界工廠”,也是“世界市場”;不僅有“中國制造”,還有“中國智造”;不僅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更是難得的價值洼地和投資高地。我們歡迎更多企業抓住中國發展機遇,共享中國發展紅利,實現自身更大發展。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