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即時新聞

金觀平:千方百計做好農業防災減災

2024-08-03 16:02:59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當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南方地區出現階段性高溫,北方地區旱澇急轉,華南及東南沿海臺風趨于活躍,局部地區極端災害風險增加。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日前召開會議,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災工作,強調要扎實做好農業防災減災工作,最大程度減少農業損失,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給農業生產帶來威脅。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因氣象災害損失糧食600億斤左右,因病蟲草害損失糧食500億斤—600億斤。加大災害預警監測和防災減災力度,加強農田水利和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推廣科學減災技術措施,每年可再多挽回糧食損失200億斤以上。

  自然災害和生物災害是導致糧食損耗的重要原因,建好農田防災減災工程設施是保障糧食穩產增產的基本條件?!吨腥A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提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農業自然災害和生物災害監測預警體系、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機制,加強干旱、洪澇、低溫、高溫、風雹、臺風等災害防御防控技術研究應用和安全生產管理,落實災害防治屬地責任,加強糧食作物病蟲害防治和植物檢疫工作。

  當前正是秋糧作物產量形成的關鍵期,更要時刻繃緊防災減災這根弦,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災,盯緊主產區和重災區,奮力奪取秋糧和全年農業的豐收。

  突出時效性,“防”在第一時。要加強監測預警、完善應急預案、備足救災物資、清理農田溝渠,做好臺風應對準備,把牢抗災救災第一道防線。借助遙感技術和大數據,提高農業氣象服務精準性,為災害應對留足“提前量”。完善農田排灌設施,減小洪澇災害對糧食生產的影響,也便于災后通過及時補種等措施恢復糧食生產能力。

  突出主動性,“抗”在第一線。要加強應急值守、災情調度,適時啟動應急響應;落實搶排積水、抗旱澆灌等措施。建立常態和應急兼顧的農業防災減災隊伍,全面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有效性。分作物、分區域、分環節落實防災減災和田間管理關鍵技術,對積水農田加快排澇降漬,廣辟水源及時澆灌受旱地塊。

  突出針對性,“救”在關鍵點。及時開展“一噴多促”,加強田管和病蟲防控,抓好改種補種、補欄補苗,修復水毀農田和農業設施。提高種子、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儲備能力和調度能力,對受災地塊因地制宜選擇生育期短的糧食作物或蔬菜作物改種補種,防止土地絕收。

  此外,還要用好市場化風險管理工具,分散、轉移農業風險。探索農業巨災保險機制,提高定價的科學化和精準化水平,提升承保理賠的服務質量。通過擴大覆蓋范圍、創新產品類型、提高保額標準,完善農業風險分擔機制,彌補因自然災害給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帶來的經濟損失,讓農民種糧不虧本、有錢掙、能得利。 (作者:金觀平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吳明富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瓦提县| 济源市| 西贡区| 东安县| 南京市| 盐边县| 万盛区| 息烽县| 万载县| 平阴县| 林口县| 丰镇市| 磐安县| 都江堰市| 宜兰市| 德钦县| 阿坝| 新津县| 景泰县| 彭山县| 莎车县| 内黄县| 黄陵县| 特克斯县| 准格尔旗| 宣武区| 关岭| 西充县| 通化市| 彭泽县| 阜阳市| 长海县| 闸北区| 澄迈县| 崇明县| 鹤山市| 中超| 南昌县| 拜泉县| 虞城县| 蒙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