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時客戶端報道 連日來,我省廣大干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一致表示要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努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在河北更加可視可感可行。
全會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必須增強文化自信,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形成規模宏大的優秀文化人才隊伍,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這兩天,在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排練廳,演員們正冒著酷暑認真排練傳統劇目《臥虎令》。秉承"傳老戲、排新劇、育新人"的理念,劇院持續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立足河北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著力打造既體現中華文化精髓,又反映現代人審美追求、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優秀作品。同時,通過校企聯合辦學,舉辦國家藝術基金人才培養項目等方式大力培育優秀文化人才隊伍。

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院長 趙濤:
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創作更多更優秀更高質量的文藝作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堅持請進來送出去,為更多的年輕人才脫穎而出,創造平臺,創造機會。同時要加大現代科技手段,融入舞臺,讓傳統藝術河北梆子在新時代綻放新的活力。

唐山市樂亭縣樂亭大鼓青年演員 曹美惠:
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創新表達形式,以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廣開來、傳承下去,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大家表示,要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深刻領會和把握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的精神實質,加快適應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新形勢,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陳列館館長 楊樹:
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好全會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抗大精神,充分挖掘和保護革命舊址,把紅色資源活化利用好,用紅色資源帶動鄉村振興發展,讓革命熔爐的火焰代代相傳。

中共第一個農村支部紀念館館長 曹曉慧:
我將繼續保持虔誠熾熱的工作熱情,講好紅色故事、弘揚時代精神,讓游客親身體驗、感悟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宣教部負責人 王欣:
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深化非遺與旅游融合,提升"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文旅品牌影響力。

廊坊市廣陽區圖書館館長 毛金成:
全會提出"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我們將重點打造"流動書屋"進社區、進鄉村活動,為廣大基層人民群眾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公共文化服務。

石家莊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殷斌:
我們將組織實施好"文化名家工作室""彩色周末""農村社區公益電影放映""引進高雅藝術演出"等文化惠民活動。全力推動石家莊打造"搖滾之城""戲劇之城""體育之城",不斷提升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和影響力。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要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 大家表示,要在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管理制度上不斷發力,推動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變革,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
早上7點,秦皇島市生態環境局北戴河區分局的工作人員正在對入海河流戴河和新河水質進行監測。

秦皇島市生態環境局北戴河區分局環境監控中心主任 李濱:
我們在水面1米以下快速采樣,現場完成的是PH值、溶解氧、水溫的監測。全區共有36個點位。
檢測結果顯示,北戴河入海河流水質全部達標。而像這樣的水樣檢測,每天都要進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北戴河區始終把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城市的核心競爭力,通過落實入海河流總氮治理與管控"一河一策"、實施入海溝口排水系統改造提升工程,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等一系列舉措,進一步加大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力度,有效擴大生態環境容量,推動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快速積累。

秦皇島市北戴河區委書記 韓愷: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北戴河的"金字招牌",我們將全面落實全會精神,在生態環境管理精準管控上下功夫,源頭管住大氣污染源;河海同治,綜合整治戴河、新河等入海河流和沿海岸線;通過生態增綠不斷拓展綠色空間,著力打造美麗中國北戴河樣板。
錨定新目標,砥礪新征程。各地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表示,要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堅持以系統觀念,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省生態環境廳應對氣候變化與對外合作處處長 白羽:
我們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科學把握發展與減排關系,立足河北資源稟賦,從生態固碳、生活低碳、生產減碳等多方發力,有序提升降碳產品供給,實行更加靈活的碳抵消機制,加快碳普惠場景開發應用。

國網邯鄲供電公司副總經濟師 發展策劃部主任 崔曉濤:
發揮央企的"頂梁柱"作用,在支撐新能源高質量發展上下足功夫,加快推進500千伏邯鄲北等輸變電工程建設,因地制宜打造微電網等新型電力系統示范,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促進綠色低碳用能。

滄州渤海新區南大港產業園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副局長 田云輝:
我們將繼續加大濕地資源的巡查強度,為生態保護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通過植被恢復、土壤改良等手段,為野生動物營造一個適宜優質的棲息環境,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南大港濕地。

廊坊市生態環境局機關黨委負責人 劉浩良:
下一步,我們將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堅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不斷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