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是通過穿城而過的千年大運河認識滄州;也許,你是通過國家級非遺——吳橋雜技了解滄州;也許,你是通過各種美食愛上滄州。其實,在滄州廣闊的農業天地里,也有著很多你并不知道的“寶藏”。
泊頭鴨梨種植面積和產量在全國均名列前茅;擁有全國最大的羊角脆甜瓜生產基地,青縣羊角脆獲評“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泊頭桑椹種植面積5萬畝,全國遺存古黑桑樹數量最多……
滄州牢牢抓住產業發展“牛鼻子”,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質量農業,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全力加速推動鄉村振興,努力讓群眾端穩“金飯碗”,走上小康路。
今天,請跟隨記者走近滄州,帶你看看這些農業“寶藏”都是什么。
“寶藏”之一:泊頭鴨梨

皮簿肉細,脆嫩多汁,香甜爽口,首先出場的是,來自滄州泊頭市的鴨梨。
泊頭市作為遠近聞名的“鴨梨之鄉”,依托鮮梨種植優勢,做好特色產業“提質”“增效”兩篇文章,推動鮮梨產業向綠色化、優質化、品牌化發展,不斷增強鄉村振興內生動力。該市鮮梨種植面積25萬畝,年產量50萬噸,產業總產值30億元,種植面積和產量在全國均名列前茅。
據了解,“泊頭鴨梨”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被列入中歐地理標志第二批保護名單,入選河北省十大林果地域公用品牌和最受市場歡迎果品區域公用品牌100強,鮮梨出口38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量7.5萬噸,占全省出口量40%,出口創匯8000余萬美元,在全國縣級排名中,居全國首位。
“寶藏”之二:青縣羊角脆

老話說得好,“青縣羊角脆,吃了不想睡”,羊角脆甜瓜可是頂著“瓜中小鮮肉”的名頭,皮薄肉厚,一口咬下,“咔嚓”一聲,那叫一個爽脆,甜汁兒四溢,仿佛能直接甜到你的心坎兒里。
青縣羊角脆甜瓜屬薄皮甜瓜類型,早熟、高糖、脆肉品種。在首屆京津冀產銷大會上,青縣羊角脆入選河北省十大地方特色蔬菜;2018年,被認定為河北省青縣羊角脆甜瓜特色農產品優勢區;2022年,青縣羊角脆獲得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證書……
“到2023年底,青縣甜瓜種植面積7.2萬畝,其中羊角脆面積4萬畝,年產量36萬噸,產值12.9億元,是目前全國最大的羊角脆甜瓜生產基地。”滄州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寶藏”之三:黃驊冬棗

冬棗是我國特有的名優稀特鮮食品種,黃驊市作為冬棗的原產地,在滄州已有近千年的栽培歷史,建國初期保存有6000余株資源樹。
2006年6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疫總局公告,批準對黃驊冬棗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范圍是黃驊市現轄行政區域,黃驊冬棗成為國內首家獲原產地域保護的果品,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冬棗之鄉”,多次被評為河北省果品生產先進縣。目前,黃驊冬棗兩個品牌“十月紅”和“古園”已被認定為河北省“著名商標”,并進入國內航空食品領域。
“寶藏”之四:肅寧育苗

你見過蔬菜界的“選美大賽”嗎?走進肅寧縣綠苑蔬菜專業合作社,育苗盤“列隊歡迎”,番茄苗、芹菜苗、尖椒苗……20多種“蔬菜寶寶”正在茁壯生長。
作為全國蔬菜產業重點縣,肅寧縣大力扶持蔬菜種苗培育產業,建設高標準育苗溫室,創新蔬菜新品種20余個,申請實用新型專利9項,常年培育黃瓜、番茄、茄子等20個種類80多個品種的蔬菜種苗,集約化育苗能力達5億株,年育苗量居全國第三、河北省第一,年產值達2.5億元。
“寶藏”之五:泊頭桑椹

全國首個“桑椹名市”,為什么是泊頭?
泊頭桑椹種植面積5萬畝,全國遺存古黑桑樹數量最多;年產鮮果超7萬噸,年產值6億元左右。
泊頭的黑桑椹不僅好吃,更打造出滄州文旅產業的新篇章。在泊頭,南臨老鹽河,北至泊淮路,占地1000余畝的古桑文化景區,集桑文化展示區、古樹觀賞區、休閑采摘區、河畔野炊區、新品培育區為一體,形成了12公里以老鹽河為主線的生態旅游經濟帶。伴隨著采摘游的火爆,由桑椹菜、桑葉饅頭、桑椹銀耳羹等構成的特色桑椹宴也獲得好評,吸引了當地及天津、北京、石家莊等地的游客來此參觀游覽,
“泊頭桑椹”連續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入選《河北省道地藥材目錄》和2023年度最受歡迎的果品區域品牌100強;泊頭古桑林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桑椹科技小院進入國家首批支持建設行列……
(海報設計:張曉博)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