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進入7月份以來,隨著各地氣溫不斷升高,到北方“避暑納涼”成為很多人暑期出游的選擇。在黑龍江伊春市、鶴崗市,憑借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涼爽的氣溫吸引了眾多游客,當地還打造文旅新業態、新場景來豐富游客的旅游體驗。

入伏后,自駕房車來到小興安嶺林區的游客也逐漸增多,在房車駐地可以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自駕游客。為滿足游客多樣化需求,當地建設了充電樁、淋浴間等設施,同時還安裝了安全護欄和監控設備,成立護游警務服務站,保障自駕游客的游覽安全。

這兩天,黑龍江省鶴崗市開展中俄界江文化游活動,展現中俄兩國邊境地區的文化魅力和旅游資源。在活動現場,中俄雙方的演員帶來了精彩的歌舞表演。
上海:“動物園奇妙夜”開啟夜行動物探索
正值暑期,上海動物園推出了備受期待的“動物園奇妙夜”活動,為游客們帶來了一場獨特而神秘的夜間動物探索之旅。

夜幕降臨,上海動物園內卻別有一番熱鬧景象。領隊老師帶領游客們在不影響動物的前提下,運用非強光手電,輕柔地照亮動物的身影,沿著規劃好的路線去探尋和發現并科普夜行性動物的行為特點。

上海動物園還為游客準備了科普講座和動物全接觸環節,在領隊老師的引導下,用正確的方式近距離地感受、觸摸動物。
專家解讀:暑期文旅消費更加大眾化 多樣化 品質化
暑期文旅市場熱力十足,相比往年,今年暑期文旅消費有什么新特點?來聽一聽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的解讀。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稱:“在這個炎熱的夏季,文化和旅游消費呈現出大眾化、多樣性和品質化的特征。從需求側來看,避暑康養旅游、青少年科普研學旅游和家庭自駕旅游是這個假日旅游市場的顯著特征。從康養避暑來看,無論是海濱還是湖邊,還是森林草原,避暑康養都成為各地發展旅游著力點。從研學旅游來看,也從過去這些年大家更多關注文博場館和高校轉向科技、生態、環保這些旅游項目。我們注意到國家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還有一些航天發射基地都成為廣大游客愿意到訪的地方,也體現出研學旅游的社會教育功能越來越明顯。不僅是歷史人文,而且科普研學和人文交往都成為大家研學旅游的一個重要訴求。”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