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日報 記者 孫雪梅
7月17日,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積極推動‘智慧互聯·信息惠民’為港城百姓提供優質、便捷的醫療健康服務”新聞發布會。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對我市推動“智慧互聯·信息惠民”項目實施情況進行了發布。
為盡快提高醫療服務的整體效率和質量,優化就醫體驗,我市大力創建3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加強與京津兩地高端醫療機構合作,引進高端醫療資源;加強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統籌規劃,支持5個縣區新建和擴建了縣級醫院,均衡布局醫療資源;提升以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為重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軟、硬件能力,努力為群眾提供便捷、易得的醫療健康保障等。
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衛生健康信息化建設工作。近年來,我市結合落實國家和省有關部署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加強數字政府建設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為全市衛健部門有序推動相關工作指明了方向,創造了良好環境。去年下半年以來,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組織協調各縣區和市直醫療機構,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有關部署要求,以信息惠民為目標,實施了“智慧互聯·信息惠民”項目,致力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醫療健康服務。
“智慧互聯·信息惠民”項目包括構筑衛生專網,實現資源互聯四通八達;打造數據云,匯聚共享專業醫療數據;搭建云端平臺,高效便捷調用醫療數據三個方面的內容。
衛生專網縱穿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橫貫各專業公共衛生機構,覆蓋市域內各級各類醫院、衛生院、服務站、診所、衛生室共計3800余家機構,形成專屬醫療數據流通的“高速公路”,網絡處理能力和傳輸效率比照現有各家自建線路將顯著提升,而且成本將大幅降低。
我市借助中國電信豐富的數據資源優勢,打造醫療專屬云數據資源池,實現醫療數據的專屬化存儲和管理。在確保醫療數據的獨立性和安全性基礎上,通過專池托載,為醫療數據的處理和應用提供堅實保障。同時,在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建設專屬的云平臺空間,“兩池”匯集、存儲、管控、治理全市全量醫療數據,形成了一朵高效集成的醫療衛生“大數據云”。通過“一云雙池”的先進構造模型,逐步構建起市域內衛生健康信息數據池,為醫療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奠定基礎。同時,為我市發展健康產業提供大數據支撐。
云平臺包括三個板塊:一個是醫療影像云平臺,對接全市所有具備影像設備的醫療機構,實現全市醫療影像數據共享、交換、互通。另一個是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平臺,平臺對各級醫療機構的檢驗作出明確分工,通過層級協作、高效運行,不僅能減少患者因檢驗結果不互認而重復檢查,而且降低醫療機構成本,節約醫保資金;第三個是互聯網綜合應用平臺,可以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醫療健康服務,如在線問診、藥品配送等,進一步改善就醫體驗。
在整個設計和建設過程中,我市緊緊圍繞“信息惠民”這一目標,堅持“統籌規劃、整體優化;重點優先、分步實施;規范標準、統一運管”的原則,力求達到“三不一快”,即,不增加群眾負擔、不增加醫院成本、不增加財政支出、快速提升服務質效。通過整合我市全域的醫療數據,構建一條更為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路徑,使得每一位市民都能享受到醫療服務智慧化轉型所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益處,確保智慧醫療的成果能夠惠及千家萬戶。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