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雄安新區,郁郁蔥蔥的“千年秀林”宛如這座城市昂然挺立、拔節生長。
2019年1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千年秀林”大清河片林一區造林區域,乘車穿行林區察看林木長勢,登上秀林驛站平臺遠眺林區全貌。
當時的林區,喬灌草高低錯落,經濟林生態林比肩而立……總書記望著一株株風中搖曳的小樹幼苗,欣喜地說:“讓它們跟著雄安新區一起慢慢生長。不要搞急就章,不要搞一時的形象工程。”
“先植綠、后建城”,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雄安新區建設的新理念。他強調,“千年大計”,就要從“千年秀林”開始,努力接續展開藍綠交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優美畫卷。
自2017年“千年秀林”栽下第一棵樹以來,雄安新區已累計造林47.8萬多畝,森林覆蓋率由新區設立前的11%提升至34.9%,“300米進公園、1公里進林帶、3公里進森林”正逐漸成為現實……從幼苗到樹林,“千年秀林”是“千年大計”的秀美起筆,更是“功成不必在我”的生動例證。
動工,生態先行;建設,規劃先行。
早在謀劃設立新區之時,總書記就鄭重告誡:雄安新區將是我們留給子孫后代的歷史遺產。“要堅持用最先進的理念和國際一流水準規劃設計建設,經得起歷史檢驗。”
總書記反復強調:“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再開始建設”。一筆一畫細致勾勒這項歷史性工程,目光更遠、起點更高、標準更嚴。
謀定之后的雄安,建設發展全面提速。俯瞰現在的雄安新區,“千年秀林”蒼翠茂盛,白洋淀波光瀲滟,地標性建筑氣勢如虹……
從“一塊地”到“一張圖”,再到“一座城”,如今的雄安新區已進入大規模建設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階段,工作重心已轉向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高質量疏解發展并舉。
建設雄安新區,總書記親筆寫下的這個“千年大計”,正在燕趙大地一步步變為現實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