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專稿:7月15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當前,我國正處于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本次會議吸引了全球目光。多家海外主流媒體開設專題、刊發評論文章,聚焦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成就與發展方向,期待會議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謀篇布局,向世界發出積極信號。

英國路透社報道截圖
英國路透社7月15日發文對中國的三中全會進行解讀。文章表示,本周一召開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是一場“劃時代”的會議,預計將提出重大舉措,以應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一系列挑戰。文章稱,中國已使超過8億人口擺脫絕對貧困,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將確保中國更好地應對復雜的國際形勢,推動經濟轉型的同時增強人民獲得感。

新加坡亞洲新聞臺報道截圖
新加坡亞洲新聞臺7月15日報道稱,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將聚焦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報道援引專家觀點指出,此次會議有望進一步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助力中國形成以科技進步為核心的創新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
俄羅斯戰略文化基金會網站14日刊發俄羅斯著名漢學家塔夫羅夫斯基的評論文章。文章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果豐碩,將于18日閉幕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值得關注,將于會議期間發布的公報等相關材料值得國際社會仔細研究。
歐洲《現代外交》雜志網站發表的文章稱,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不僅對中國的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更將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為其他國家面臨的共同挑戰提供解決方案。此次會議必將成為新的里程碑,為中國長期發展指明方向。
西班牙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研究部網站分析指出,“新質生產力”或將成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關鍵詞,預計中國將圍繞新質生產力制定政策以推動科技進步和高端制造業發展。

美聯社報道截圖
美聯社自7月初開始推出系列報道,詳解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重要性并予以分析展望。報道指出,三中全會對中國這一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言至關重要,通常會涉及重大經濟政策變化,受到全球投資者密切關注。報道認為中國不會效仿美國曾推行的“大爆炸式”量化寬松政策,而是將以更穩健的經濟策略面對挑戰、促進增長。(胡曉薇 王魯平)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