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金邊7月14日電 題:柬埔寨官員:中國生態環境治理為柬提供寶貴經驗
中新社記者 楊強
柬埔寨環境部副國務秘書兼發言人凱威亞提雅(Kvay Atitya)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柬中兩國根植于深厚的傳統友誼,在各個領域開展務實合作,特別是在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中國在這方面為柬埔寨提供的技術支持和幫助,成為加強兩國友好合作的重要機制之一。
凱威亞提雅高度評價中國在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海洋資源方面取得的成就。他指出,中國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治理海洋污染,并與各國建立多種交流合作機制,促進湄公河地區以及東盟國家海洋生態資源保護及可持續發展。
最近柬埔寨環境部研究人員發現,該國沿海地區海洋生物種類有所增加,2023年至2024年初,發現約700種新物種。凱威亞提雅表示,這是柬埔寨從中國的管理技術經驗中學以致用的成果。
凱威亞提雅在受訪時提到福建省廈門市筼筜湖。2023年12月,柬埔寨國王諾羅敦·西哈莫尼曾到此處考察訪問。在凱威亞提雅看來,筼筜湖是中國治理和保護最好的天然湖泊之一,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型范例。
“中國在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方面的實踐,特別是筼筜湖的成功治理保護經驗,可以與世界分享。”凱威亞提雅說,這將幫助其他國家受污染影響地區的環境得到改善,變得更加宜居、更加美麗。“這正是我們在全球和國家層面上希望實現的目標:幸福安逸、環境良好、清潔綠色。”
凱威亞提雅指出,柬埔寨王國政府高度重視環境問題,關注并倡導清潔、綠色和可持續發展,最近還推出“清潔柬埔寨”計劃,這些努力表明柬政府始終將自然資源和環境管理置于優先考慮地位。中國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與柬政府政策相似,都致力于改善生態系統、環境治理以及人民生活和諧發展。
兩國在生態環境領域交流合作緊密。凱威亞提雅介紹,過去多年來,柬中雙方先后簽署海洋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和關于建立聯合海洋觀測站議定書等多個文件,聯合編制《柬埔寨海洋空間規劃(2018—2023年)》,中方支持柬埔寨首個國家海洋公園建設,柬方積極參與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項目。
他說,這些合作促進柬埔寨自然資源環境保護,進一步推動柬埔寨沿海地區的可持續發展,讓世界了解該國在自然資源保護方面取得的成就。此外,柬埔寨還積極參與國際合作以應對氣候變化。“我們關心環境,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而不對環境造成壓力。”(完)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