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福建的楊寶君,是泰國第三代華裔。2017年她獲得第七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泰國賽區冠軍,贏得了進入北京大學攻讀對外漢語學院研究生的機會。畢業回到泰國后,她從事中文教學、翻譯和主持工作。她也在“云中錦書:我和中國的故事”全球征集活動講述了她與中國的情緣。

△楊寶君一家合影
楊寶君的祖父從福建移居泰國后,創立了家族企業。在積累了一定財富后,楊寶君的祖父開始為家鄉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秀峰鄉太極村捐資修路、修建土樓、建學校、搭戲臺。這也成為了楊寶君家族的傳統,在祖父去世后依然延續著。

△2024年楊寶君與家人回太極村捐資助學
泰國有許多華裔,多數華裔家庭都希望后代們能夠學習中文、傳承中華文化。楊寶君從小就對中文有著濃厚的興趣,高考時她以中文考試全泰國最高分(中文是泰國高考外語考試科目之一),考入了泰國詩納卡琳威洛大學中文系,并且在上學期間一直做中文家教。而她教的不少學生,后來也從事了中文教學工作。

△楊寶君本科畢業典禮
因為中文水平不錯,許多與中國相關的活動都請她去做主持人、翻譯或者同傳,曼谷中國文化中心、泰國國家旅游局等機構更是經常看到她的身影,同事們甚至稱她為中泰雙語“金牌主持人”。

△楊寶君主持泰國國家旅游局活動
楊寶君非常喜歡旗袍,經常在主持活動時穿。她說自己有上百件旗袍,如果哪里不合體,會親手修改,還會增加一些裝飾。她認為旗袍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旗袍上的花紋和圖案,比如龍、鳳凰、仙鶴、牡丹等,蘊含著不同的寓意,也是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的美麗符號。

△楊寶君主持活動照片
生活中她會用中文給孩子們講《西游記》《葫蘆娃》和《黑貓警長》的故事,還會教他們唱中文歌。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到泰國投資,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到泰國學習、旅游、生活。楊寶君覺得自己十分幸運,選擇學習中文并獲得赴華深造的機會,如今還從事著與中國相關的工作。2025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楊寶君說,能夠親歷中泰關系歷久彌新的美好時刻,是每一個泰國華人值得驕傲和榮耀的寶貴經歷。能夠為中泰兩國交流合作貢獻自己的力量,她感到非常自豪!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