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陜西富平縣位于黃土高原和關中平原的過渡地帶,常年干旱少雨,境內的主要河流石川河曾經一度成為“季節河”。今天(7月13日)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我們一起走進陜西富平,去看看如今石川河國家濕地公園里百鳥翩躚、綠樹成蔭的生態畫卷。
盛夏時節,攝影愛好者趙忠社幾乎每天早晚都會到石川河國家濕地公園尋找各種鳥類的身影。

富平縣人均水資源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約8%。為了突破缺水的發展瓶頸,當地優化水源、強化節約用水,還加大了非常規水源利用力度;對石川河進行全域綜合治理,確保河流生態流量。石川河生態修復和水環境持續向好。
以水定城,有多少“湯”泡多少“饃”。一個節水型環境正在為富平經濟發展注入源源活水。除了傳統的柿子、山羊奶等支柱產業,在這座去年投產的無土栽培小番茄的智慧農業生產基地里, 自動雨水收集處理、水肥一體化自動灌溉等技術,讓一排排番茄株碩果累累。

從缺水少綠到以水潤城、以水興業,陜西全省聚焦水資源這個關鍵要素,推進系統治理、綜合治理、協同治理。如今西安正在建設“海綿城市”,恢復“八水繞長安”的盛景。延安南泥灣國家濕地公園千畝景觀稻田,打造“陜北好江南”。安康市加強漢江水質保護,確保南水北調工程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