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6日,吉林省琿春市敬信鎮防川村,游客們在漫步休閑。位于中、俄、朝三國交界處的防川村被譽為“東方第一村”,通過發展邊境旅游,走出了一條特色鄉村振興之路。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鑫昕/攝

6月12日,游客在吉林省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馬鹿溝鎮果園村游覽拍攝。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新玲/攝

6月29日,吉林省長白縣千年崖城風景區,90后化妝師徐云霞在景區內找到工作,為體驗民族服裝的游客化“網紅妝”。她正在跟著視頻學習化妝。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耿學清/攝

俯瞰吉林省龍井市開山屯鎮。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鑫昕/攝

6月27日,吉林省圖們市月晴鎮杰滿村,自駕游的游客在房車露營基地休憩。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鑫昕/攝
中青報·中青網吉林邊境村報道組記者 耿學清 尹希寧 寧迪 王鑫盺 胡春艷 王培蓮
——————————
編者按:邊境穩定是國之要務。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邊疆繁榮穩定,深刻指出“治國必治邊”。近期我們派出年輕記者,組成調研采訪團,沿圖們江、鴨綠江探尋逐漸熱鬧起來的邊境村。我們發現,曾在國外留學工作的年輕人回來了,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輕人返回家鄉創業,還有的游客來了之后竟然留下來長期居住……吉林省216個邊境村村域常住人口不斷增加,與2022年年末相比,“空心化”率降低5個百分點。這些數字背后的“密碼”是什么,吉林省近幾年做了哪些工作?請看我們的全媒體報道。
——————————
長川村準備打造一座“騎行驛站”。
駐村工作隊員于廣達提出這個建議時,一直以種植山葡萄為生的村民有點兒搞不懂——畢竟,從村前這條331國道向外運葡萄靠的是貨車,造“驛站”做什么?
于廣達今年31歲,從吉林省委黨校到集安市青石鎮長川村駐村剛“滿月”。令他萌生這一想法的原因充滿畫面感:他在路邊舉著手機為幾個騎行愛好者拍照時,一個騎友的自行車在不遠處爆胎,直接“滑行”到他面前,請他幫忙找能補胎的地方。
“中國北境公路之王”“此生必駕”……在社交平臺上,331國道有個更時尚的大號——“G331”(也是它的編號),此地因邊境風光殊勝、鮮為人知而受到許多騎行、自駕愛好者追捧。在駐村工作隊看來,G331能為長川村這樣的邊境村帶來的不只是農產品外運的商機,還有文旅發展可能帶來的“潑天富貴”。
邊境村的新希望
沒人能說清G331具體是什么時候火起來的。作為我國北方一條普通的邊境公路,它東起遼寧丹東,西至新疆阿勒泰。在吉林省內,G331全長1400多公里,216個邊境村絕大部分點綴在它的沿線。
長川村就是其中之一。于廣達把想法匯報給駐村工作隊、長川村兩委后,修建騎行驛站的設想變成發展規劃:利用村邊一塊閑置用地,設置戶外休閑區、室內功能區、停車場,劃分公共區和消費區,為過路的游客提供休憩場所和后勤保障。
“長川村的留客率將大大提高。”于廣達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除了鴨綠江風光,村里也有十分獨特、寶貴的旅游資源。
長川村現存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高句麗長川墓區3處,洞溝古墓群長川墓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長川村駐村第一書記張星瀚來自吉林省文旅廳,專業就是考古。他說,借助G331,長川村可以圍繞高句麗歷史符號發展文化旅游,打造獨具特色的“邊境風光游”和“文化古跡游”,將古村文化融入村民家中,讓村民成為古村文化的宣講員,守護邊境村的根基和靈魂。
很快,于廣達聯系到相關企業,并拿到了驛站的參考設計圖。
無獨有偶,在圖們市月晴鎮杰滿村,已經有年輕人“打了個樣兒”。
29歲的村干部何潤龍現在擔心的是,小小的杰滿村如何滿足越來越多游客的需求。今年夏天,他帶領村民干了一件大事:建設房車營地。他組織村民改造閑置空地、房屋,通水、通電,安上充電樁,把閑置資源變成房車露營基地。
他的推廣方式有些“原始”:在一張A4打印紙上,寫著“村里有空地,提供24小時洗浴、充電服務”,到村口舉著這張樸素的小廣告,努力讓過往的旅游者看到。
“效果超出預期,第一天就來了18輛房車。”何潤龍興奮地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旅行者有各種群,哪里的營地好,信息傳播得很快。杰滿村的營地開張13天,吸引了300多輛房車,一個四川來的旅行團隊,一起開來了22輛房車。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杰滿村看到,房車營地上停著來自新疆、遼寧、山西等多地的汽車,驢友們支起帳篷,坐在躺椅上,享受著邊境小村的寧靜風光。一對從北京來的夫妻已經在這里住了10天,每天在周邊“打卡”不同的風景。
年輕人的玩法讓村民們大開眼界:房車游客們想體驗朝鮮族生活,交點伙食費就可以到村民家“蹭飯”,離開杰滿村的時候,很多人的汽車后備廂、行李箱中塞滿了村里種植、加工好的有機大米。
望天鵝新生
2023年10月,34歲的飛地聯城(白山)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雷袁用了半個多月時間,走訪了吉林省120多個邊境村。
當時正值秋季,沿著G331一路前行,出現在雷袁眼前的是一望無際的金色稻浪、滿山紅葉,“無法用言語形容的美”。雷袁是長春人,卻第一次到邊境村。
一個叫“望天鵝”的地方吸引了他。吉林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望天鵝新村原名十五道溝村,曾是前往長白山十五道溝風景區的必經地,游客到村里吃飯、歇腳,為村民帶來不少收入。后來,十五道溝風景區成為鴨綠江上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再對外開放,村子面臨發展轉型。
在吉林省級層面,G331被定位為促進邊境村繁榮發展的“沿邊開放旅游大通道”。近一年來,G331沿線達到A級以上的景區增至30個,10家職工療休養基地掛牌運營,旅游村增加到52個。2023年,吉林省邊境村接待游客271萬人次,同比增長180%。
今年5月,吉林省專門召開專項協調機制會議,對推進G331沿邊開放旅游大通道建設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提出“努力把沿邊開放旅游大通道打造成全國最有魅力、最具人氣的邊境旅游線路”。
在政策利好加持下,長白縣邊境村工作專班引入中國郵政、飛地聯城(白山)科技有限公司等資源,通過村企合作,將郵政文化注入鄉村,并計劃開展多元化鄉村旅游項目,如漂流、趕山、林間徒步。
現在,走進望天鵝新村,郵筒、老信封、老郵票、郵遞包、軍綠色的“大二八”郵政自行車……郵政文化展廳陳列著許多和郵政相關的老物件,還有以望天鵝新村為主題的系列郵票、明信片,以及望天鵝IP形象的奶茶站、玩偶等文創產品。
“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吸引更多年輕人回來一起做事創業。”作為望天鵝新村文旅業態的運營方,雷袁希望能有更多年輕人回來就業創業,為望天鵝新村帶來新的理念和創意,吸引更多外來游客。
邊境村再迎新
10年前,27歲的張勛決定不再去韓國打工,而是留在家鄉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南坪鎮柳洞村發展。他說,走來走去,還是覺得家鄉最好。
不過,這更多是出于情感的選擇。家鄉風景優美,有人在網絡上把柳洞村譽為“邊境最美村莊”,但是當時家鄉的“好”還沒有體現在物質條件上。全村人散居在綿延15公里的7個自然屯,基礎設施簡陋,“家里沒有沖水(廁所),上廁所得到外面”。
柳洞村黨支部書記姜虎坦言,在外務工的年輕人已經適應城市生活,如果村里連沖水廁所這樣的基本設施都沒有,年輕人就算回來也難以適應。
近年來,柳洞村發生了巨變。易地搬遷,全村人集中規劃居住,新的村莊由一排排朝鮮族風格的獨棟民居組成,房前屋后或菜地或花園。有的村民置辦起民宿,村集體在一汽集團的幫助下建成“一汽小鎮”,接待研學、會議團隊。
“現在,村里通過實施‘雙水工程’,通了自來水,生活污水也實現了集中處理。”姜虎說,沖水廁所早已不是問題。
2022年,吉林省先后發布《關于促進重點邊境村發展的實施意見》《吉林省重點邊境村建設三年行動方案》《關于支持重點邊境村政策白皮書》等政策文件。2023年12月,全省制定實施促進邊境村人口穩定政策28條。吉林邊境村迎來新發展。
互聯網帶來文化旅游發展新機遇,多位村干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邊境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渴望新鮮血液。
“我們不缺錢,就缺搞旅游的(人才),希望把長白山腳下的資源利用好。”臨江市六道溝鎮樺皮村黨支部書記紀亞錕希望,大學生們上崗后能夠為村莊的文旅發展注入活力,以更具時尚感的室內設計、戶外布局等為村子規劃民宿出主意、給點子。
紀亞錕期待的大學生們是一批西部計劃大學生志愿者。今年啟動的“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吉林省邊境村衛國戍邊專項”行動,已招募1511名大學生,即將到吉林省各邊境村工作。
“我們做好迎接準備了。”紀亞錕聽說西部計劃志愿者即將到崗的消息后,專門騰出宿舍和食堂。如今,G331火起來了,他希望大學生志愿者直接參與這個新課題。
長白縣果園村黨支部書記崔日賢期待,馬上到村的3名大學生西部計劃志愿者能夠為村內旅游發展、民宿經營出謀劃策,“大學生利用熟悉網絡傳播的優勢,把果園村的文旅招牌打響”。
崔日賢說,早在2005年,當地就開始集中村內資源發展旅游,直到G331打出了知名度,村里才算真正熱鬧起來,每到假期村內民宿會“爆滿”。眼下,他滿心期待鄉村振興專干、穩邊固邊專干、精準選派行政事業編人員、駐村工作隊員、西部計劃志愿者等年輕人能夠形成合力,為邊境村發展支招。
作者:耿學清 尹希寧 寧迪 王鑫盺 胡春艷 王培蓮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