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運河通南北,綿延文脈承古今。中國大運河,滋養著兩岸百姓,孕育著燦爛文化。《千年運河 生生不息》系列視頻將為大家掀開大運河河北段流淌千年的壯麗詩篇,展現大運河河北段所蘊藏的文化價值和精神內涵,一起感受其生生不息的魅力與活力。
本期推出《千年運河 生生不息丨運河上的減河》
在大運河南運河段設有五條減河,其中河北境內有四條。減河的作用是用人工開挖的河道分泄運河洪水,目的在于減殺水勢,防止洪水滿溢或決口,選址多選在大運河上的易于潰壩的低洼要害部位。
捷地減河渠首在滄州滄縣捷地鎮,流向東北,到黃驊市岐口入渤海。捷地減河渠首分洪工程歷經幾次重大變化,其中一次發生在1771年,改閘為壩,拆去閘門改為龍骨石壩。這樣,待運河水位漲到一定高度,河水從壩頂溢入減河,以減運河驟溢為患,也可避免因減水過多而影響漕運,并免去人工啟閘之勞。
在大運河航運時期,為解決運河經常決溢的問題,減河、減壩、堤岸閘壩等水利工程屢興,這些水利工程的選址、設計、施工均具有較高的科學性。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