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都水利樞紐 攝影 郁興
江都水利樞紐是我國乃至亞洲規模最大的電力排灌工程。日前,“何以中國·運載千秋”網絡主題采訪活動走進這顆“江淮明珠”,探索清水北送背后的“智慧”。
據了解,江都水利樞紐主要由4座大型泵站、12座大中型水閘、3座套閘、2座涵洞、2條魚道及輸配電、引河工程組成,是我國跨流域、遠距離、大流量調水的先行實踐典范。
江都水利工程管理處第四抽水站管理所所長薛井俊告訴記者,江都水利樞紐是第一級臺階,把長江水提供給大運河,利用大運河沿線的九級泵站,將長江水逐級抬升,向北輸送。可以說,江都水利樞紐發揮著“穩定器”的作用。就這樣,滾滾長江水自江都“源頭”出發,攀越十三級“臺階”奔騰北上,滋潤了數十座大中城市,修復了北方的自然生態。
“一鍵調水”的背后,離不開技術的創新和升級。據悉,萬福閘管理所自主研發了閘門啟閉測控一體化平臺,如今已經實現一鍵啟閉,閘門監測、報警顯示、故障指示等功能。65孔閘門的啟閉,從1小時縮短到到僅僅5分鐘,水利工程按下“加速鍵”。
水利工程管理處工程管理科副科長袁志波介紹,“萬福閘、太平閘、金灣閘等工程作為淮河入江水道的控制歸江口門,承擔分泄淮河70%以上的洪水任務,設計入江流量12000立方米/秒。智慧水利建設極大地提高了我們開閘泄洪的效率。”。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