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即時新聞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延安:“紅”與“綠”交相輝映

2024-06-25 19:47:55  來源:光明網

image.png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延安是一座充滿理想與力量的城市。在這里,革命先輩不畏艱苦,不怕犧牲,在黃土高坡上譜寫了一曲曲革命浪漫主義的頌歌;延安是讓很多人魂牽夢繞的地方,“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的詩句至今令人動容。6月24日,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采訪團來到延安。一路上放眼望去,滿目蔥蘢,公路兩旁的黃土高坡被翠綠的林木覆蓋,顯出勃勃生機,記憶中那個黃土裸露、貧窮蒼涼的延安早已舊貌換新顏。

  “花籃的花兒香,聽我們唱一唱,唱一呀唱。來到了南泥灣,南泥灣好地方,好地呀方……”來到寶塔區南泥灣鎮,歌曲《南泥灣》優美的旋律仿佛飄蕩在耳畔,這首歌也唱出了南泥灣與紅色歷史的不解情緣。如今,紅色的印記在南泥灣依然隨處可見。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延安:“紅”與“綠”交相輝映

  “我們這里有很多紅色景點,比如說延安炮兵學院、紅樓干休所舊址……”。在延安南泥灣國家濕地公園,南泥灣鎮桃寶峪村第一書記王林向記者細數了附近的紅色景點。但是,南泥灣的紅色旅游業發展并非一帆風順。

  “南泥灣是革命老區,紅色旅游一直是發展的重點項目,但是以前這里生態環境不太好,到處雜草叢生,土地裸露比較多。雖然也有游客,但都是零零散散的。”王林介紹。

  為了改善生態環境,寶塔區實施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據南泥灣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項目管理部部長劉崗介紹,該項目選取汾川河上游流域南泥灣段28.03公里,通過河道疏浚、岸坡防護、打壩圍欄、水土保持等措施,著力打造了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農村水系整治示范區、綠色生態與紅色文化相結合的旅游目的地,持續改善人居環境和河湖生態環境,實現水常有、水長流,同時打造盤龍村、高坊村、陽灣三處特色生態及人文節點,完成主題性人文標識、植被綠化,南泥灣的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如今,南泥灣的植被覆蓋率已達87%,桃寶峪村的旅游業也得到了新發展,給當地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利。

  寶塔區姚店鎮槐樹圪臺村村民沙三女現在是南泥灣濕地公園保潔員,她告訴記者,濕地公園建成前這里是農田,主要種玉米、稻子,由于缺水,只能靠天吃飯,勞作很辛苦,一年收入才5千至6千元。現在在濕地公園作保潔,一月有2300元收入,工作還輕松,每天看著好環境,心情很好。

  “我以前在外打工,現在這兒的環境好了,旅游業發展起來了,我就回來開了飯店,去年一年的收入大概有30萬。”桃寶峪村村民馮延東告訴記者。

  “生態環境保護和紅色旅游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現在到南泥灣旅游,看完紅色景點還能在青山綠水中休閑看景,老人很愿意來這里,父母也愿意帶著孩子來這里。”王林說。

  既能看“紅”,又能賞“綠”是南泥灣旅游的亮點,也是紅色的歷史底蘊與新時代綠色發展成就交相輝映的美麗風景。而在延安另一個革命老區安塞區,記者感受到了“紅”與“綠”的另一種交融。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延安:“紅”與“綠”交相輝映

  走進安塞區的南溝村,記者首先看到了一個高約20米,壩頂寬15米,長98米的淤地壩。“這個淤地壩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建的,它的主要作用是在下雨的時候攔截上游的泥沙,避免泥沙進入黃河,堤壩池里可以蓄水,淤積下來的泥土非常肥沃,可以用來耕種。”安塞區水土保持工作隊副隊長劉濤介紹。

  據悉,安塞區累計建成淤地(攔沙)壩713座,其中骨干壩150座,中型壩333座,小型壩230座,形成了馬家溝、康李、康岔、馬圈則4條壩系,總控制流域面積約1022平方公里,總攔泥沙庫容約2.26億立方米,淤積成壩地1.8萬畝。

  修建淤地壩是安塞區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舉措之一。近年來,多項與水土保持相關的工作也在區內有聲有色地開展。“以前我們主要是打壩攔沙,現在我們的工作還包括種樹、種草、發展經濟林等等。最關鍵的是,水土保持工作要讓農民看得見收益。”劉濤說。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延安:“紅”與“綠”交相輝映

  據介紹,從2015年起,南溝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開始建設,開發公司承包了南溝村附近的山地進行大規模植樹,農民可以將自己的地租給開發公司,同時參與植樹工作,獲得兩份收入。此外,蘋果、櫻桃等經濟林的發展,既有利于水土保持,又能為農民帶來收益。由此,水土保持帶來的綠色轉化為當地人生活中的紅利。“紅”與“綠”再次完成相交。

  在南溝村的一座蘋果園中,記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這種被“綠”滋養的“紅”帶來的喜悅。“每到豐收的時候,樹上的蘋果就像一個個紅燈籠。蘋果樹灌溉用的就是淤地壩的水。我們的集體經濟過去是一個空殼,收入為‘零’,2023年實現了63萬元的收益。”談起村里的發展,南溝村原駐村干部張光紅顯得十分興奮。

  在南溝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中,蘋果產業是重要的部分。“南溝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將全村除村民宅基地、老果樹地之外的22500畝撂荒地、溝洼地、灘涂地、山林地等閑置低效土地確權,通過合作社入股惠民公司,公司每年給合作社固定分紅35萬元,合作社按占股比例給群眾進行分紅。72戶206人以1060畝土地入股惠民公司共同建起了矮化密植蘋果示范園,群眾持49%股權,果園收益前一切費用由公司承擔,收益后凈利潤按股份比例進行分紅。”南溝村駐村干部劉玉介紹。

  此外,南溝村還在不斷創新經營模式,利用新媒體開展直播帶貨,全面推行蘋果樹櫻桃樹認養,建設村級光伏電站,引進企業發展經濟,讓南溝村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實現連年增收。

  水土保持帶來的綠色成果在未來會給南溝村帶來更多的紅利……

編輯:吳明富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庆市| 江达县| 武川县| 滦南县| 万年县| 昌江| 赤壁市| 普宁市| 饶平县| 清丰县| 乌拉特后旗| 且末县| 南阳市| 汉沽区| 怀远县| 东乡族自治县| 精河县| 日土县| 长岛县| 遵化市| 洛扎县| 博乐市| 苍溪县| 汨罗市| 文山县| 久治县| 云南省| 巨野县| 永丰县| 广东省| 南陵县| 北海市| 临漳县| 四平市| 江安县| 福安市| 苍溪县| 茶陵县| 盖州市| 云阳县| 揭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