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21日電 (符園園、古娜)“拉美地區的人們對中國缺乏了解,很大程度是因為語言問題,導致中國書籍在拉美地區的傳播渠道較窄。在中拉文化出版中心協作機制下,雙方翻譯出版了諸多優秀的文學作品,增進了民眾之間的彼此相互了解。”6月19日,巴西瓦加斯基金會專家暨巴西東進出版社社長高文勇(Evandro Carvalho)在接受人民網專訪時如是說。

巴西東進出版社社長高文勇接受人民網專訪。人民網記者 符園園攝
當日,由中國外文局主辦的“中國主題圖書國際合作出版成果發布暨簽約儀式”在第30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成功舉辦。在活動簽約環節,包括巴西東進出版社在內的國內外6家出版機構加入了中拉文化出版中心協作機制成員單位。

中拉文化出版中心協作機制成員加盟簽約儀式。人民網記者 符園園攝
“當你詢問一個巴西人,誰是最著名的作家,人們會提到塞萬提斯、莎士比亞。但在中國,很多人會說是孔子,一些人也會提到中國四大名著的作者,這就是文化的差異。”高文勇認為,這種差異不僅表現在文化領域,在技術、貿易、金融、法律等領域亦是如此,“中國一直在推進各領域改革,產生了源源不斷的新信息、新知識。中拉之間的文化交流對于拉進彼此距離是大有裨益的。” 高文勇說。
2024年,高文勇獲得了中國政府友誼獎,在他看來,文化交流不僅能夠縮短中拉之間的距離,在經濟領域也能夠發揮積極作用。他表示,文化交流能夠為創意、藝術和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新機遇,中國和拉美國家在這些領域的合作有待進一步推進。
在同日舉辦的“中國—巴西文明互鑒出版成果發布會”上,《巴西之根》中譯版和《以遺知音——中國唐代詩選》中葡對照版兩本新書在現場亮相,為促進中拉人民增進了解和文明交流互鑒再添助力。

《巴西之根》和《以遺知音——中國唐代詩選》揭幕儀式。人民網記者 符園園攝
《巴西之根》是巴西現代史學和社會學的奠基著作之一,葡文原著出版于1936年,作者是塞爾吉奧·布阿爾克·德·奧蘭達。該書聚焦歷史,探究巴西命運走向的基底因素,以剖析當下,尋找巴西民主化與現代化進程的未來。
《以遺知音:中國唐代詩選》是由巴西著名漢學家里卡多·普利姆·波圖加爾及其夫人譚笑編譯的中葡雙語唐詩選集。全書共收錄李白、杜甫、薛濤、魚玄機等33位詩人所創作的208首唐詩佳作,展現了唐詩的恢弘氣度與婉約風韻。
《巴西之根》和《以遺知音——中國唐代詩選》。人民網記者 符園園攝
高文勇對兩本新書的出版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認為,從中國自身的角度來理解中國十分重要,只有閱讀中國作家的作品,才能了解迷人的中國歷史和思想。“《以遺知音——中國唐代詩選》能夠讓巴西民眾不帶任何偏見地了解中國,而閱讀《巴西之根》的中國讀者也將對巴西有進一步的了解。”
2024年是中國與巴西建交50周年,高文勇認為,文化交流對于中巴雙邊關系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不僅能增進雙方人民彼此了解和認知,也讓人們對不同的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高文勇說。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