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即時新聞

法治之筆繪就網絡治理中國方案

2024-06-21 13:15:40  來源: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強 劉欣

  三十年時間很長,可以讓一個蹣跚學步的嬰兒成長為一個健壯的青年;三十年時間也很短,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是轉瞬即逝。

  三十年來,中國互聯網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大漸強。目前,中國網民規模為全球第一,數字經濟規模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位,涉網絡領域立法150余部……

  三十年來,中國已成為舉世矚目的網絡大國,并向著網絡強國闊步邁進。

  三十年來,伴隨互聯網的發展,中國網絡法治建設亦櫛風沐雨、向光而行。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網絡法治建設,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依法治網被納入全面依法治國工作布局和網絡強國建設全局,實現了網絡法治由起步階段和快速發展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躍升。

  6月18日,國家網信辦發布《中國網絡法治三十年》,這部全景式報告全面回顧我國網絡法治建設三十年的發展歷程、理念原則、經驗啟示和實踐成效,科學展望網絡法治的美好愿景,為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貢獻中國的法治智慧和法治方案。

  激蕩三十年,我國走出了中國特色依法治網之路,網絡法治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

  1994-1999 幕啟

  法者,治之端也。

  1994年4月20日,一條64K國際專線的開通,實現了我國與國際互聯網的全功能連接,開啟中國互聯網時代。

  同年,國務院發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標志著我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工作走上法制化、規范化、現代化的軌道,拉開了中國互聯網法治建設的大幕。

  圖為1996年,北京中關村街頭,豎起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公司“瀛海威”廣告牌。 (來源網絡)

  “中國人離信息高速公路有多遠?向北一千五百米”。1996年,行走在北京中關村白頤路上的人們驚奇地發現,街角處豎起一塊色彩反差強烈的巨大廣告牌,其指向的是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公司——“瀛海威”的網絡科教館。很多人把它當成了路標,也有很多人沿著指示尋找信息高速公路。這一幕,已成為中國互聯網發展史上一個經典記憶。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網易、搜狐、騰訊、新浪等互聯網企業相繼成立。同時期,光明網、首都之窗、上海熱線等官方新聞門戶網站和水木清華、貓撲、西祠胡同、天涯社區、強國論壇等紛紛成立并迅速發展,中國互聯網服務逐漸興起。

  圖為1998年8月6日,高新技術產品博覽會在北京展覽館舉辦。 (視覺中國)

  隨著上網用戶和設備數量穩步增加,一些網絡問題也逐漸顯現。彼時,我國司法實踐中已經出現大量網絡知識產權糾紛案,網絡相關違法犯罪出現并呈增長態勢。數據顯示,1994年我國計算機犯罪的最大單起案件損失額已達1400萬元。1998年我國公安機關受理信息網絡違法犯罪為100多起,1999年增至400多起。

  加強網絡領域的治理勢在必行。1994年至1999年,是接入互聯網階段,也是我國網絡法治建設起步階段,網絡法律制度開始建立,網絡執法和司法活動逐步開展,網絡法治宣傳教育與法學研究逐步興起。

  網絡基礎設施是互聯網發展的基石,基礎設施安全與否決定了互聯網設施互聯互通能否順暢實現。當時,我國網絡立法主要聚焦網絡基礎設施安全保護、網絡信息內容管理等方面。

  圖為1996年6月3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成立。 (來源網絡)

  如,1996年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明確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互聯網絡、接入網絡的定義,并規定了國際聯網管理、接入等制度;1997年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增設“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填補了我國計算機犯罪罪名的立法空白;1997年底公安部發布由國務院批準的《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明確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原則要求,規定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的安全保護責任、安全監督、法律責任等。

  這一時期,網絡執法和網絡司法活動針對網絡知識產權保護、網絡違法犯罪等涉網重點問題逐步展開。公安機關等相關部門依法查處對網絡基礎設施實施的攻擊、竊密以及利用網絡實施“制黃販黃”等違法行為,有力維護網絡安全和社會秩序;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查處計算機軟件盜版行為,為科技事業和技術市場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法院、檢察院積極探索司法信息化建設。

  法立于上,教弘于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加快推進的同時,網絡法治宣傳教育相關活動也在這一時期逐步開展。由于當時網絡領域法律體系建設尚處于探索時期,網絡法治宣傳教育主要內容是對綜合性法律法規進行普法。刑法、著作權法、專利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中有關計算機犯罪、計算機軟件知識產權保護等條款,逐漸被公眾了解和關注。

  2000-2011 躍進

  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

  進入21世紀,我國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契機,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大潮,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

  2000年前后,曾風靡一時的“BB機”“大哥大”漸漸退出歷史舞臺,直板手機、滑蓋手機、翻蓋手機開始流行,到2011年,智能手機已初步普及。這期間,移動通信從“2G跟隨”到“3G突破”,4G網絡也在積極布局;QQ、飛信、微信等逐漸成為大眾日常溝通交流的主要工具;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發展壯大;中國網民數量首次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

  圖為2002年,《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施行,上海某網吧柜臺上寫著“上網前,請您登記身份”。(視覺中國)

  隨著我國互聯網基礎設施日益完善,互聯網技術加快創新,互聯網產業快速壯大,互聯網應用迅猛發展,對網絡法治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

  互聯網發展進入快車道的同時,2000年至2011年我國網絡法治建設加快推進,網絡立法轉向側重網絡服務管理和內容管理,網絡安全、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網絡民事權利保護等方面的法律制度進一步完善,網絡執法機制不斷創新,網絡權益司法保護持續加強,網絡法治宣傳教育和網絡法治研究深入開展,網絡法治領域國際交流合作積極推進。

  2000年9月,國務院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對電信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電信設施保護、用戶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保護等方面作出規定。當月,國務院公布《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明確對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實行許可制度,對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實行備案制度,規定了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的信息安全義務。

  同年12月,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明確了保障互聯網的運行安全和信息安全相關規定,確立了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三位一體”的網絡安全責任體系框架。

  2002年6月16日凌晨,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0號院內發生一起縱火案,致使25人死亡、12人不同程度受傷。根據公安機關的調查,4名縱火者均為未成年人,因與網吧服務員起糾紛而進行報復。這一事件當時在教育界、法律界和信息產業界引起廣泛的討論,被稱為“藍極速網吧縱火案”。

  當年,一些地方網吧違法違規經營現象突出,特別是黑網吧已經成為社會公害。此后不久,原文化部、公安部等部門在全國范圍開展網吧等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專項治理行動。2002年9月,國務院公布《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明確了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設立與經營要求和法律責任等。同時,該條例明確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不得接納未成年人進入營業場所。

  圖為2006年,福州市某網吧禁止未成年人入內的標識牌。 (來源網絡)

  這一時期,互聯網發展給未成年人保護帶來諸多新情況、新問題,其中尤以青少年沉迷網絡不能自拔最為突出。社會呼吁立法作出回應。

  2006年12月,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修訂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針對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這一突出問題,明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等行為;提出國家采取措施,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鼓勵研究開發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絡產品,推廣用于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新技術;規定中小學校園周邊不得設置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

  這一時期與網絡相關的新型侵權行為頻發,成為一顆影響互聯網健康發展的“毒瘤”。

  為明確網絡服務提供者與侵權行為人的責任,2009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以“互聯網專條”的形式對網絡侵權作出規定,明確了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責任,網絡服務提供者未按規定采取必要措施的,與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的競爭同樣受到關注。2010年11月3日,騰訊宣布在裝有360軟件的電腦上停止運行QQ軟件,用戶必須卸載360軟件才可登錄QQ,面對兩大軟件的艱難“二選一”,諸多網民顯得無辜又無奈。而雙方公司為了各自利益,從2010年到2014年,上演了一系列互聯網之戰,并走上了訴訟之路,成為互聯網反不正當競爭的典型案例。

  為規范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競爭秩序,2011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規范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秩序若干規定》,對惡意干擾、惡意不兼容等侵犯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合法權益的行為,以及限定用戶“二選一”、擅自修改配置、干擾用戶選擇等侵犯用戶合法權益的行為作了禁止性規定,為我國互聯網不正當競爭行為治理作出了有益探索。

  圖為2008年8月16日,某正版軟件商店內,顧客在選購國產正版殺毒軟件。 (視覺中國)

  這一時期,我國逐步拓展網絡執法領域,聚焦網絡音視頻等重點領域開展執法,加強網絡知識產權保護。規范管理未成年人上網場所和游戲市場,保障未成年人網絡權益。持續整治網絡惡意程序、網絡淫穢色情、垃圾郵件和垃圾短信、網絡違禁品交易、網上非法廣告等違法活動,維護網絡運行安全,規范網絡傳播秩序和市場秩序。

  為應對網絡犯罪活動增多態勢,司法機關針對傳播淫穢電子信息、網絡賭博、網絡詐騙等案件的法律適用出臺司法解釋,探索制定網絡犯罪領域的司法規則。

  此外,網絡法治宣傳教育創新開展。通過建立專門普法網站等方式,逐步探索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宣傳教育內容不斷豐富,網絡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力度持續加強。

  2012-今 鼎成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網絡法治建設也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短視頻個性化推薦、智能人臉識別、智能網聯汽車……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5G、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推動互聯網日益與傳統行業領域相互滲透、逐漸融合,各種依托移動設備的新行業、新業態不斷涌現?;ヂ摼W高速發展越來越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如何以良法善治保障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成為擺在新時代中國網絡法治建設面前的一道時代命題。

  2014年2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要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總體布局,統籌各方,創新發展,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

  同年8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授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工作的通知》,授權重新組建的國家網信辦負責全國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工作,并負責監督管理執法。

  同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加強互聯網領域立法,完善網絡信息服務、網絡安全保護、網絡社會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依法規范網絡行為”。

  ……

  2012年至今,我國網絡立法逐步趨向全面涵蓋網絡信息服務、信息化發展、網絡安全保護等在內的網絡綜合治理,步入新時代高質量發展階段。

  2017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施行,落實網絡實名制,確立了維護網絡產品和服務安全、網絡運行安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等制度措施,保障網絡和信息安全。

  2019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施行,全面規范電子商務經營行為,明確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和平臺內經營者責任,維護公平市場競爭秩序,加強消費者權益和知識產權保護。

  2021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施行,針對數據安全存在的風險隱患、建立完善數據分類分級管理、風險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理、數據安全審查制度。同時,支持促進數據安全與發展、推動政務數據開放利用,提升國家數據安全保障能力,促進數據依法合理有效利用。

  同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施行,聚焦人民群眾的關切,在有關法律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完善個人信息保護應遵循原則和個人信息處理規則,明確個人信息處理活動中的權利義務邊界,健全個人信息保護工作體制機制,切實維護公民個人信息權益。

  2022年12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施行,全面構建電信、金融、互聯網等行業的綜合治理制度,是一部專門為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活動的法律,是一部“小切口”法律,為預防、遏制和懲治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提供了法律支撐。

  ……

  同時,我國持續推進傳統法律規范向網絡領域延伸。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對網絡新業態下的民事權利保護作出專門規定,以專條對數據和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做了原則性規定等。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增設“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非法利用網絡信息罪”等;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將“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這一行為方式明確為侵犯著作權罪犯罪行為方式之一……

  圖為2017年8月18日,中國首家互聯網法院——杭州互聯網法院在浙江杭州正式掛牌。 (視覺中國)

  與網絡領域相關的法律修改完善也在緊鑼密鼓推進。如,修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等,針對網絡交易消費者權益保護、網絡平臺食品安全責任、互聯網廣告發布、互聯網領域不正當競爭和壟斷等,完善相關制度規范。

  為系統構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制度體系,《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明確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原則要求和監督管理體制、未成年人網絡素養促進、網絡信息內容規范、個人信息網絡保護、網絡沉迷防治等制度。

  法律法規不斷完善的同時,國家網信辦等有關部門還發布了《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網絡安全審查辦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等規章及規范性文件。

  圖為2023年9月10日,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網絡安全博覽會現場。(視覺中國)

  截至目前,我國制定出臺網絡領域立法150余部,基本形成了以憲法為根本,以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為依托,以傳統立法為基礎,以網絡內容建設與管理、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等網絡專門立法為主干的網絡法律體系,搭建起我國網絡法治的“四梁八柱”,為網絡強國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近年來,我國網絡執法活動聚焦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以及國家安全等重點領域和新興領域,保障網絡空間規范有序。

  “清朗”“凈網”“護苗”等系列專項行動深入推進,加大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網絡淫穢色情、虛假信息、網絡暴力、算法濫用、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等問題的治理力度。常態化組織開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專項行動,持續整治網絡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網絡違法廣告等突出問題,依法制止平臺經濟領域的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

  知法懂法,方能守法敬法。互聯網進入尋常百姓家的同時,網絡法治宣傳教育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互聯網+普法”新模式不斷拓展。憲法宣傳周、民法典宣傳月、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等主題宣傳持續深化。全國網絡普法行、全國網信普法進校園、全國網信普法進網站等普法活動創新開展。

  圖為2023年11月8日,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 (新華網)

  2022年7月12日,世界互聯網大會成立大會在京舉行。世界互聯網大會國際組織始于中國、屬于世界,是順應信息化時代發展潮流、深化網絡空間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舉措,也是中國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參與網絡空間國際治理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的見證。

  2023年3月16日,《新時代的中國網絡法治建設》白皮書發布,這是我國第一部關于網絡法治建設的白皮書,全面介紹了新時代中國網絡法治建設情況,分享了中國網絡法治建設的經驗做法。

  古人云,“三十而立”。站在中國網絡法治建設三十年的歷史起點上,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積法治之勢,我們必將不斷開拓新時代網絡法治工作的新局面,讓互聯網更好地造福國家和人民。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在互聯網星辰大海般的征途中,中國網絡法治建設行穩致遠,駛向未來。

  記者手記

  “互聯網進入中國,不是八抬大轎抬進來的,是從羊腸小道走出來的。”作為中國接入互聯網的重要推動者之一,時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的胡啟恒院士曾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一路坎坷。

  而如今,我們從羊腸小道走上信息高速公路,走出康莊大道,走向世界。

  三十年來,我國互聯網實現跨越式發展,走過了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三十年的互聯網發展歷程,也是我國持續推進依法治網、推動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的歷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努力構建完備的網絡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網絡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網絡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網絡法治保障體系,網絡法治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網絡立法、網絡執法、網絡司法、網絡法治宣傳教育、網絡法治研究、網絡法治國際交流合作一體推進,走出了一條既符合國際通行做法,又有中國特色的依法治網之路。

  網絡法治建設三十年大事記

  1994年4月20日,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的64K國際專線開通,實現與國際互聯網的全功能連接。

  1997年3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訂,此次修訂增加了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1997年5月30日,《中國互聯網絡域名注冊暫行管理辦法》發布,該辦法確立了中國互聯網域名體系結構和管理制度。

  2002年11月15日,《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施行,該條例明確了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設立與經營要求、法律責任等。

  2004年10月1日,《湖南省信息化條例》施行,該條例是我國信息化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性法規。

  2014年11月19日至21日,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舉行。同年11月24日,首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啟動。

  2017年6月1日,我國第一部全面規范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的基礎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施行。

  2021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施行,這是我國首部數據安全領域的基礎性立法。

  2021年11月1日,我國第一部個人信息保護專門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施行。

  2023年3月16日,《新時代的中國網絡法治建設》白皮書發布,這是我國第一部關于網絡法治建設的白皮書。

  2023年8月15日,《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施行,該辦法是全球首部生成式人工智能專門立法。

  2024年1月1日,我國第一部專門性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綜合立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施行。

編輯:孫建勝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江县| 瓦房店市| 息烽县| 华宁县| 黔江区| 西昌市| 兴国县| 嘉善县| 盐边县| 吉林省| 巴中市| 通河县| 普兰店市| 新民市| 鹤壁市| 澄城县| 德保县| 郧西县| 镇巴县| 石河子市| 江川县| 山阳县| 沂南县| 久治县| 开阳县| 澎湖县| 和田市| 无极县| 上杭县| 东光县| 儋州市| 安仁县| 西华县| 沧源| 芦山县| 精河县| 乐昌市| 炎陵县| 建德市| 黔江区| 晋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