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銀川6月20日電(記者 李佩珊)“下班后在超市看到‘寧夏菜心’格外親切,也少去了許多離鄉的疲憊。”今年27歲的寧夏人徐雯大學畢業后,已留在香港工作5年多時間。

寧夏固原原州區冷涼蔬菜種植基地內,農戶采摘菜心。 固原市委宣傳部供圖
最近,她發現住所附近的超市除了寧夏菜心外,多了牛肉、馬鈴薯條、枸杞等許多來自家鄉的特產。“馬上周末了,打算多買一些食材,約上朋友一起品嘗屬于我的家鄉味道。”她說。
徐雯的新發現,正是寧夏對香港貿易額倍增的直接證明。據銀川海關6月2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隨著寧夏固原優質冷凍馬鈴薯條、優質牛肉接連亮相中國香港居民餐桌,今年1至5月,寧夏對香港進出口額4.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415.6%。
對于香港市民而言,遠隔千里的寧夏并不陌生。清炒菜心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品,他們習慣將其稱為“寧夏菜心”。由于寧夏菜心深受粵港澳大灣區消費者喜愛,寧夏習慣將其稱為“供港蔬菜”。一菜兩名,正是中國“南菜北種”到“北菜南運”的濃縮發展史。
寧夏海拔緯度高、氣候冷涼,具有種植冷涼蔬菜的優勢。2006年,寧夏引入菜心,開始規模化種植。發展至今,寧夏所種植90%以上菜心均供應香港市場,9家生產基地被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漁農署授予“信譽農場”稱號。
在菜心的帶動下,寧夏各地開始大規模種植各類冷涼蔬菜。除了菜心,芥藍、奶白菜、西蘭花、甘藍等優質蔬菜均被端上當地人的餐桌。
截至目前,寧夏設施蔬菜占地面積已達40萬畝,露地蔬菜175.49萬畝,蔬菜生產面積10萬畝以上的縣區達10個,全年瓜菜總產量729.08萬噸,瓜菜產業實現綜合產值352億元。
如今,產自寧夏的菜心,從種植基地采摘、預冷、封裝,經過36小時的冷鏈運輸,即可抵達粵港澳大灣區。同時,寧夏活牛、冷凍薯條等特色產品也實現穩定輸港,大大豐富了香港市民的餐桌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