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關鍵靠人。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在返鄉創業、鄉村全面振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互聯網平臺銷售農產品,開設鄉村特色餐廳,開發鄉村特色旅游項目……當前,越來越多青年返鄉創業,大顯身手,為鄉村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像魏巧這樣的同志到農村去,很好!”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現場,習近平總書記這樣勉勵這位80后新農人。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人才振興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許多青年創業者擁有專業知識、開闊視野和互聯網思維,對農村有感情,對鄉村發展有想法,創造更好的舞臺讓他們發揮聰明才智,不僅有助于推動鄉村產業升級,還能帶動鄉村人才隊伍建設。
由于基礎薄弱、人才匱乏,一些農村的特色資源尚在沉睡,亟待開發。返鄉創業青年了解本地特點、擁有創新視野,給他們一定的創業扶持,有助于更好培育鄉村產業。在河南虞城縣,大學本科畢業后,吳素平把傳統手工布鞋制作技藝培育成制鞋產業,使“仙腳丫”品牌在母嬰用品領域有了一定知名度;2014年碩士研究生畢業的徐俠影,帶領鄉親們把小粽子做成了大產業,將“邵古同粽子”賣到了大江南北。實踐證明,吸引更多青年人才,用心挖掘內在潛力,增強自我造血能力,推動鄉村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就能讓更多鄉村實現可持續發展。
青年返鄉創業,能推動農村產業“新起來”。2016年,河南省出臺大力促進電商發展的政策,鼓勵電子商務領域就業創業。河南柘城縣的王茜放棄城市白領工作,回到家鄉大仵鄉馬莊村開起了農村電商服務站,銷售黃金梨、鴨蛋、辣椒醬等當地特色產品,并打造自主品牌。她創立了“創夢者”手工制品品牌,吸納一批村民從事手工吊籃、屏風、小凳子加工編制,產品在網上銷售火爆。實踐證明,發揮青年人才優勢,用好現代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平臺,引入新的技術、管理模式和市場策略,培育新的產業,有利于進一步優化農村產業結構。
青年返鄉創業,可以使農村人才隊伍“強起來”。在廣東深圳創業有成的劉勤鋒,回到河南睢縣創立環保企業,帶領團隊研發移動式隧道窯和大斷面多拼式節能隧道窯,獲得30多項國家發明、技術專利,先后安置富余勞動力1000余人,完成產值7億多元。這不僅拉動了當地經濟發展,也激勵了更多青年返鄉創業,創造就業崗位,助力農民增收。更好發揮返鄉創業青年等人才的示范效應,構建更強大的人才支撐體系,將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更堅實的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也是實際工作的切入點。沒有產業的農村,難聚人氣,更談不上留住人才,農民增收路子拓不寬,文化活動很難開展起來。”農村是創業的熱土,有廣闊發展空間。出臺務實舉措,吸引更多青年返鄉創業,為他們提供更多支持和保障,將推動鄉村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澎湃動能。
(作者為河南虞城縣掛職副縣長)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20日 05 版)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