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網事】
光明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 孫滿桃)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數字經濟在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網絡法治如何服務保障數字經濟發展?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下午舉行新聞發布會,對外介紹網絡法治保障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針對上述問題,國家網信辦副主任王崧在發布會上表示,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經濟正在日益成為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在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國家網信辦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加強網絡法治建設,營造良好的數字經濟發展環境。主要開展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構建數字經濟規則體系。近年來,為了適應數字經濟發展需要,國家制定出臺了《電子商務法》等多部互聯網領域的基礎性法律,對數字經濟發展起到了直接的服務保障作用。同時,《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的制定修訂,進一步明晰了網絡市場規則,豐富了網絡法律制度。另外,國信辦還結合數字經濟發展實踐,加快開展“小切口”立法,對網絡直播、網絡支付、在線旅游、網絡招聘等活動加以規范,為數字經濟發展打造法治化環境,提供法制保障。
其次,依法治理違法行為。近年來,網信部門深入開展系列專項行動,集中整治涉企侵權亂象,依法處置一批侵犯企業、侵犯企業家網絡權益的違法行為,提振企業和企業家的發展信心。在這一過程中,司法部門也不斷加強對企業數據的司法保護,嚴厲打擊非法獲取企業經營數據、網絡平臺用戶數據的犯罪,依法懲處網絡侵權盜版、侵犯企業商業秘密等違法行為,切實維護企業的數據權益和公眾利益。
第三,加強普法宣傳和研究。各相關部門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開展普法宣傳,提高企業依法經營的能力。同時,一些研究智庫和互聯網企業積極開展互聯網發展政策和網絡法治研究;一些專家學者通過學術論壇、研討交流會等多種形式,圍繞數字經濟、數據安全、人工智能治理等網絡法治前沿問題,進行學術交流,分享研究成果。這些活動的開展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營造出良好的發展氛圍,促進了數字經濟的發展。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