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石漠化等國土生態安全問題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不斷探索,荒漠化、石漠化區域的生態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讓我們跟隨衛星視角,直觀感受這些土地的綠色之變。
左右滑動看變化
新疆阿克蘇地區溫宿縣處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在這里,一片被稱作柯柯牙的沙海土塬,是肆虐當地城鄉風沙的策源地。1986年,柯柯牙綠化工程啟動。經過一代代人的努力,柯柯牙完成了從“沒有綠”到“一抹綠”再到“連片綠”的綠色蝶變。
新疆是我國荒漠化及沙化面積最大、分布最廣、危害最嚴重的省區之一。2023年,新疆全面打響“三北”重點生態工程塔克拉瑪干邊緣阻擊戰。截至目前,新疆完成沙化土地治理591.05萬畝。
左右滑動看變化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所處的黃河“幾字彎”區域是我國北方主要的沙塵源之一。1960年成立的國營新華林場是臨河區造林治沙的生態公益性林場,建場之初轄區土地都是沙灘、荒灘、堿灘、草灘,如今林場森林覆蓋率已達65%,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內蒙古是中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為集中、危害最為嚴重的省區之一。經過多年的綜合治理,內蒙古生態狀況實現“整體惡化得到遏制、局部好轉”的歷史性轉變。
左右滑動看變化
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地處河西走廊東端,是全國荒漠化重點監測縣。五年來,古浪縣累計完成造林綠化10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12.75%。
甘肅是全國遏制風沙危害的前沿陣地。近年來,甘肅持續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十三五”期間完成造林2600多萬畝,全省森林覆蓋率達11.33%,森林蓄積量達2.5億立方米以上。
左右滑動看變化
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地處滇黔桂石漠化核心區域,境內石山遍布,土地破碎。近年來,晴隆縣治理石漠化面積超過244平方公里,占全縣石漠化總面積的一半,全縣森林覆蓋率已達53%。
作為曾經全國石漠化土地面積最大、類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貴州連續實施綜合治理工程,石漠化面積減少超2萬平方公里,成為中國巖溶地區石漠化面積減少數量最多、幅度最大的省份。
左右滑動看變化
云南省文山州西疇縣是全國石漠化程度最嚴重的地區之一。30多年來,西疇縣全民上陣植樹造林,全縣森林覆蓋率從1985年的25%提高到現在的54.83%,實現從石漠荒山向綠水青山的蛻變。
云南是全國巖溶分布最廣、石漠化危害程度最深、治理難度最大的省區之一。近年來,云南組織實施石漠化治理,西疇、蒙自、彌勒等地石漠化治理成效顯著。

記者:李驚亞 恩浩 張睿 熊軒昂 袁敏 田策
設計:趙丹陽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