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唱響時代主旋律,傳遞“好評”正能量。6月14日,專家學者、參賽作者、青年代表齊聚星城,通過感同身受的視角、深刻獨到的思考、溫暖人心的話語,與大家共同領悟思想的力量,共同感受網絡評論的魅力。紅網、時刻新聞推出系列報道,讓繽紛夢想閃耀方寸屏幕、信仰光芒輝映網絡空間。

海報制作 周穎 鄭玉焓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王嫣 攝影 李丹 龔子杰 徐士潔 長沙報道
“網絡信息海洋里更需要凸顯思想的力量,以小切口見微知著,我們用熱辣滾燙的筆觸,記錄壯麗的中國,見證大時代的發展巨變。”6月14日,在2024“好評中國”網絡評論創享會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新媒體中心評論特稿部《熱評》制片人陶郎以“向新浪潮涌”為題進行分享。
在陶郎看來,以“新”提“質”不是“單點突破”,是系統集成。作為新媒體的社會民生評論類欄目,應該怎么來談浪潮的奔向、談靜水流深下的情感與力量?如何跟大家聊聊在學習、社交、健康等方面的新話題?
陶郎坦言,從“新”出發,要把握人心的走向,在宏大主題下找到共情共鳴的微視角,在娓娓道來中,與網友分享交流、解疑釋惑,把落點放在人們的獲得感上。
“從一滴鮮活的露珠,可以看到一個世界。應該要看到發展中的多面和全面,更要與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緊密相連。”陶郎說,看到風景,也要經歷風浪,發展的過程中也要爬坡過坎。“我們關注跌宕起伏的人物故事,上了《新聞聯播》的早餐店老板渡過難關,說‘蒸汽一冒’就是希望;關心未來的走向,當流量東風刮來,國貨翻紅需要新魅力等。在眾聲喧嘩的輿論場上,我們用熱詞、熱圖、熱視頻等新鮮方式跟年輕人交流,用入情入理的話語,潤物無聲、熨帖心靈。”
在陶郎看來,當下,評論需從熱點現象里,看到新質生產力的“質”優,高質量發展的“質”變。把豐富的、生動的一線素材,轉化為有觀點、有價值的時代圖譜。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