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民航局發布《2023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統計公報》),從運輸航空、通用航空、運輸效率與經濟效益、航空安全與服務質量、教育與科技創新等12個方面展現了2023年中國民航發展情況?!督y計公報》顯示,2023年,民航行業運輸生產安全有序穩健恢復,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各項生產運行數據較上年呈快速增長態勢。
民航運輸事關國民經濟發展。我國幅員遼闊、地貌類型多樣,這一特點決定了民航運輸是鏈接我國各地往來、暢通人員和生產資料流動的重要一環?!督y計公報》顯示,2023年,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188.34億噸公里、旅客周轉量10308.98億人公里、貨郵周轉量283.62億噸公里,比上年分別增長98.3%、163.4%、11.6%。作為國民經濟核算的基礎性指標,這3個指標能夠較為全面地反映出運量與運輸距離之間的關系,便于計算和分析運輸成本和勞動生產率,并可以從中研判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和速度、生產力布局變化、地區經濟結構發展變化、地區間經濟聯系技術交流乃至運輸網絡延展覆蓋率等多種指標。簡要概述,民航業周轉量數據呈現大幅增長趨勢,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穩中向好的重要體現。
2023年,我國共有定期航班航線5206條,定期航班國內通航城市(或地區)255個(不含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我國航空公司國際定期航班通航57個國家的127個城市。在世界各大飛機制造商的未來展望預測中,我國始終是全球最大民航市場之一。這樣的預測是基于我國民航運輸市場體量做出的,上述數據就是重要體現。全球最大民航市場有著多重含義。成為全球最大民航市場,需要有足夠多的定期航班航線,需要有相應數量的機場設施支持,需要有足夠數量規模的飛機投運,需要有龐大的客運消費群體和航空物流需求。機場建設拉動基建投資,飛機購買租賃提升工業制造業水平和產業鏈供應鏈發展……整體看,正是依托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和人口規模,我國得以成為全球最大民航市場之一,并因此促進生產資料高速流動,進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民航業發展,最核心的依舊是服務旅客。我國高鐵運營里程與日俱增,高鐵服務質量不斷提升,形成了對民航市場的有效競爭?!盁o紙化”便捷出行、安檢效率、服務投訴響應率等,都是影響旅客選擇出行方式的重要因素。特別是高鐵達速運營使城市間通行時間縮短,對民航市場的沖擊越發明顯。民航業要長遠發展,就必須關注提升航班準點率、提升旅客乘機便利度、提升服務質量等多個方面。此外,在制造業升級大背景下,進一步提升航空物流能力,也能不斷擴大民航市場,助推我國相關優勢產業出海,織密全球貿易網絡。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