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中國人民正走在一條實現民族復興的道路上。”約旦侯賽因·本·塔拉勒大學教授哈桑·達賈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數十年來,中國在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等領域取得巨大成就,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與成功。
哈桑·達賈長期從事政治科學和戰略研究,多次訪問中國。他認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能夠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注重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中國在發展中堅持“人民至上”,中國共產黨認真傾聽人民的意見,積極回應民意,為人民創造福祉,從而贏得了廣大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哈桑·達賈表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中國人民對自身發展道路的自信更加堅定。“在致力于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中國不斷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注入動力,提出一系列倡議和主張。”
哈桑·達賈說,中方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旨在通過發展交通網絡和基礎設施等,增進共建國家之間的貿易、投資和文化等交流,成為廣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全部22個阿拉伯國家和阿盟已與中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希望同中國深化務實合作,抓住機遇、共同發展。
哈桑·達賈表示,去年3月,習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議,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共同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同倡導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共同倡導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全球文明倡議蘊含著深厚的中華文明底蘊,體現了中國對全球和平與發展的深入思考,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貢獻智慧與力量。”
哈桑·達賈表示,文明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進步的源泉。文明之間的對話可以促進不同社會之間的思想、知識和經驗交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彼此的價值觀和文化,以和平和公正的方式處理分歧和差異。他說:“全球文明倡議倡導不同文明間相互尊重,這也意味著不同文明應相互承認差異、接受差異,這有助于促進多元世界間的包容與理解,在思想和認識上為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作出貢獻。”
“在當前形勢下,全球文明倡議的時代意義更加凸顯。”哈桑·達賈說,加沙地帶人道災難日益加劇。要從根本上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就要踐行全球文明倡議,尊重文明差異、開展文明對話,落實“兩國方案”。
哈桑·達賈表示,阿拉伯和中國兩大文明跨越千年,相互欣賞,成為不同文明和信仰國家間和平共處、相互尊重的典范。阿中應進一步加強文明互鑒與交流,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增進彼此民眾間的相互理解,為雙方深化經貿等各領域的務實合作打牢民意基礎,推動共建阿中命運共同體。阿中還應當攜起手來,共同促進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鑒中熠熠生輝,“為世界的和平、繁榮、穩定共同作出阿中貢獻”。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