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民安臉,英歌‘花木蘭’!”
“這笑容,太治愈了!”
最近,她的笑容
打動了無數網友
被稱為英歌“花木蘭”的女孩
是16歲的鄭梓欣
她是一名初二學生
也是西門女子英歌隊的“頭槌”
西門女子英歌隊成立于1952年
是潮汕地區第一支女子英歌隊
2011年西門社區重新招募隊員
讓這支歷史悠久的女子英歌隊
再度“煥新”

目前,西門女子英歌隊有90余人
平均年齡18歲
年齡最小的年僅9歲
隊員大部分是中學生、大學生
鄭梓欣就是其中一員
梓欣說,去年暑假看到隊里“招新”
她就和同學一起報了名
沒想到不僅成功入選
還擔任了“頭槌”
承擔了指揮、領隊走陣型和開路的任務


當記者問起
為什么喜歡英歌舞時
梓欣笑得颯爽又自豪:
“體現我們中華女子
巾幗不讓須眉的精神!”
不同于男子英歌的剛勁豪氣
女子英歌舞姿輕盈、腳步輕快活躍
形象多選取
花木蘭和穆桂英兩個角色
紅色隊服為花木蘭
綠色隊服為穆桂英
”我們的動作看著很柔
但一招一式也需要非常大力
我們女子英歌舞也很帥氣!”

訓練總是艱苦的
有時隊員們都累得蹲在地上起不來
但大家都說這不算什么
“每次看到大家
那么喜歡我們的表演
我就覺得值了!”
“英歌舞改變了我很多”
梓欣說之前自己在學校是個“小透明”
性格內向,朋友不是特別多
加入英歌隊后
大家一起訓練、吃飯
她也慢慢變得開朗了
收獲了認同感和歸屬感
“西門女子英歌隊就是我第二個家”

得知被很多網友點贊和關注后
梓欣說,希望大家不只看到她
還希望能讓更多人喜歡上英歌舞
“在網絡上火了以后
我覺得自己更有義務把英歌舞跳好”
熱度只是一時的
心中的熱愛
和想要傳承英歌舞的心愿
才是她們心中的信念
“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
讓更多人喜歡英歌舞
讓這項非遺不斷傳承”

青春的英歌“花木蘭”
一路颯爽地跳下去吧!
為你們點贊!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