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端午
一歲一安康
轉眼,又到了粽子飄香的時侯
斗百草、驅五毒、賽龍舟……
一起來看古人如何過端午?
《荊楚歲時記》記載
“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戲。”
斗百草又稱斗草
是端午時節的一種傳統風俗
遼寧省博物館館藏明代畫家陳洪綬的《斗草圖》
記錄了古人端午斗草的風雅

斗草分為兩種
一種是比花草種類和數量
另一種是比花草莖葉的韌性
遼寧省博物館副館長董寶厚說
“這幅《斗草圖》比的是誰的花草種類、數量多。”

端午時節 氣溫猛升 毒蟲增多
蟾蜍、毒蛇、蜈蚣、蝎子、壁虎
在中國民間被合稱為“五毒”
“驅五毒”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之一
沈陽故宮博物院院藏的清代方士庶《端午即景圖》
記錄了古人掛艾草驅五毒過端午

畫中繪有挺拔健壯的艾草高枝兩株
艾草被視為一種吉祥的植物
端午懸艾葉、菖蒲葉于門可解毒

歲歲迎端陽 龍舟競渡熱
端午節賽龍舟
是千百年來中國的一項重要民俗
沈陽故宮博物院院藏的清道光款粉彩百子競渡瓶
記錄下了古人賽龍舟時的“精氣神”

江河湖泊中船槳翻飛
岸邊及樓閣群童助威
好不熱鬧

沈陽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于明霞說
“這款百子競渡瓶上繪勾蓮、蝙蝠、如意等圖案,
肩部以如意頭結尾寓‘福壽如意’,
瓶腹部為白地,滿繪百子競渡圖,
可一睹清代宮廷文物承載的文化內涵和藝術成就。”
又是一年艾草香
觀一場酣暢龍舟
品一口軟糯香粽
清雅草木肆意生
看了古人如何過端午
也祝大家美好接“粽”而至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