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日報網
2024-06-10 08:21
分享
<iframe frameborder="0" src="https://v-hls.chinadaily.com.cn/player/player.html?src=//v-hls.chinadaily.com.cn/stream/607218/f6b2940a-d7ce-4a06-b085-de52db07d274/12854fa9-28f2-428c-9634-5e7656f6c647_v.m3u8&p=//img3.chinadaily.com.cn/images/202406/10/666651a6a3109f7844fedf78.jpeg&l=en&c=5bd54e59a3101a87ca8ff606&s=WS666646eea3109f7860de13a0&d=20240610082102&t=%E3%80%90%E6%96%87%E5%8C%96%E4%B8%AD%E5%9B%BD%E8%A1%8C%E3%80%91%E5%A4%96%E7%B1%8D%E8%AE%B0%E8%80%85%E8%81%82%E5%AD%90%E7%91%9E%EF%BC%9A%E9%9D%A2%E5%AF%B9%E9%9D%A2%E4%BA%A4%E6%B5%81%E4%BB%8D%E5%85%B7%E6%9C%89%E7%8B%AC%E7%89%B9%E7%9A%84%E4%BB%B7%E5%80%BC"></iframe>
6月9日,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中國日報文化頻道資深記者聶子瑞在以“探尋文明瑰寶 弘揚中華文化”主題的新時代大講堂中表示,文化不僅僅是文物或習俗,它是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集合,是集體智慧。
他闡述了技術發展對文化交流的影響并指出,雖然通過社交媒體、虛擬現實、數字檔案特別是人工智能等多種方式,可以促進文化交流和文化遺產保護,但“面對面的交流、手拉手的溝通,始終有其獨特的價值。這種價值是多少個‘1’和‘0’也無法完全替代的。”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