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即時新聞

織就優美山居圖(走進傳統村落)

2024-06-09 15:43:53  來源:人民日報



  圖①:扎西崗村草場的夏日風光。
  圖②:身穿民族服飾的扎西崗村村民在村中小道散步。
  圖③:扎西崗村高山牧場上的農家咖啡屋外景。
  圖④:工布牧歌旅游文化節上,當地村民正在參加射箭比賽。
  圖⑤:雪后的扎西崗村。
  圖①至圖⑤均為瓊達卓嘎、姚力攝影報道
  圖⑥:群山懷抱的扎西崗村。
  本報記者 瓊達卓嘎攝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巴宜區魯朗鎮扎西崗村位于一片高原山地草甸狹長地帶,兩側青山由低往高分別由灌木叢和茂密的云杉、松樹等組成一望無際的魯朗林海。青山之間是整齊的草甸,在這里,溪流蜿蜒,繁花盡放,木籬笆和木板屋點綴其間,與遠方的雪山、近處的林海共同構成一幅恬靜、優美的“山居圖”。2016年,扎西崗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編  者  

  駛出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區,沿川藏公路東行約70公里,翻越海拔4700多米的色季拉山,從翠綠幽深的林海間穿過,繼續盤山而下,不多時,便來到了魯朗國際旅游小鎮,扎西崗村就位于此。

  初  見

  高山峽谷  四季繽紛

  從高處遠眺扎西崗村,只見整個村莊依山而建,如霧的薄云伏在雪山頂,綠如屏障的小山坡上,農家閣樓錯落有致,閣樓四周芳草青青、小溪潺潺,村后的魯朗林海草木蔥蘢,濃濃的綠中夾雜著團團簇簇的粉,張揚著生機勃勃的燦爛。

  扎西崗村是個不大的村落,下轄扎西崗、仲麥兩個自然村,平均海拔3300米。走在村中羊腸小道上,耳邊傳來孩子們瑯瑯的讀書聲、茶館里老人們歡快的笑聲。春夏時節,天地間積蓄已久的能量綻放,扎西崗村成了一個充滿生機、活力四射的樂園。桃花、格桑花、杜鵑花等仿佛一夜之間在草甸林海、湖岸山間蔓延開來,為扎西崗村穿上了五彩繽紛的花衣裳。

  而一到秋冬,扎西崗村則會迎來云霧最濃烈的季節。云氣蒸騰而上,云霧繚繞山間,雪峰若隱若現……最美莫過于冬日的高山牧場,白雪皚皚中,牦牛不緊不慢地漫步覓食,遠處青翠的林海披上了一層銀裝,在高山映襯下,氣勢更顯雄渾,頗有些“林海雪原”的氣派。

  回  望

  茶馬古道  歲月悠長

  一條茶馬古道,沿著崎嶇的山路穿越涓涓溪流和茫茫林海,將扎西崗村與外面的世界緊緊聯系在了一起。

  茶馬古道起源于唐宋時期的茶馬互市,以川藏線、滇藏線為兩條最主要的線路。其中,滇藏線南起云南茶鄉普洱,經過大理、麗江進入西藏,扎西崗村正是這條漫漫長路上的重要站點。千百年間,這條路連接了扎西崗村與外界的各方面交流,也塑造了魯朗文化的豐富性與包容性。

  “歷史上,一支支騾馬商隊年復一年行進在這條平均海拔4000米、高寒險峻的雪山古道上,把寶貴的茶葉等物資送進西藏的千家萬戶。”魯朗鎮鎮長其美次仁說,如今,依托川藏、滇藏公路等,各地加快城鎮化進程,魯朗等一大批新興城鎮因此迅速“成長”。而川藏、滇藏公路沿線的眾多自然和人文景觀也引來了無數游客,使得這些城鎮越來越熱鬧。

  發  展

  文旅融合  有序開發

  優美的自然風光、濃厚的歷史底蘊,兩者相互造就,共同形成了扎西崗村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

  扎西崗村作為西藏最早的旅游開發村之一,旅游基礎深厚。這里68戶人家中有52戶開辦了“家庭旅館”。剛進村莊,人們總會被一座鮮艷漂亮的三層藏式小樓所吸引,那是村民白瑪的家庭旅館。白瑪家有兩棟樓層,走進院子,正對門的是主樓,三層高的白石房子透著歲月的厚重痕跡。進入石屋,可以見到一樓是藏式廚房和會客廳,會客廳內擺放了許多具有傳統特色的工藝品,供游客欣賞。二樓、三樓是主人的房間,房內沿襲了當地傳統民居風格。

  主樓的側邊是一棟具有現代化風格的三層樓房,這里主要供游客住宿,每間客房都帶有獨立的衛生間、洗浴區,也配備了無線網絡。“現在游客要求越來越高,我們也要與時俱進。”白瑪說。

  村中建筑大多色彩明艷,在純凈的自然山色中更加亮眼。“新建的房屋多采用鋼筋水泥結構,但在房屋屋頂保留了工布特色。”白瑪介紹,林芝古稱“工布”,早期該地區民居建筑墻體主要材料以石材、黏土為主,石材堆砌墻體泥巴抹縫再以石灰漿涂刷而成。“同時,我們還保留了田間柵欄,讓游客能更好地感受高原田園風光。”

  為了更好地保護古村,近年來當地不斷加大投入,在水、電、網等公共服務方面逐步實現均等化;同時,引導村民保護村落傳統特色,守護美好家園。“2023年,扎西崗村接待游客22.5萬余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200余萬元。下一步我們將加大扎西崗村村落建筑、傳統技藝的保護力度,深入研究發掘歷史文化資源的內涵與價值,開發好扎念琴、工布服飾、響箭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推動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開發的良性互動,讓文化遺產活起來。”其美次仁說。


編輯:吳明富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果县| 林甸县| 宾川县| 丰顺县| 宁都县| 铁岭市| 浦北县| 织金县| 资讯 | 商都县| 栾川县| 合山市| 五华县| 巴林左旗| 杭锦后旗| 古交市| 犍为县| 凌云县| 桑日县| 加查县| 宁都县| 长兴县| 托克托县| 上思县| 临漳县| 淮安市| 巴林右旗| 陵水| 永定县| 米脂县| 漳浦县| 毕节市| 安新县| 丹阳市| 新兴县| 佛山市| 福安市| 民县| 英山县| 宜昌市| 伽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