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的發明極大促進了世界文明的發展。隨著現代印刷技術登上歷史舞臺,活字印刷術已逐漸淡出人們視野。
在西安的城墻腳下,有這么一家活字印刷體驗店,可以讓人們重拾記憶,體驗古老的活字印刷術。
90后非遺傳承人魏立明從2018年開店至今,每月定期為中小學生、社區居民和社會組織開展活字印刷的文化體驗。他在這里給前來參觀的人員講解活字印刷的發展歷史,教授活字印刷的方法,傳播活字印刷文化。

西安市民 孫茄:傳統的氣息非常濃郁,鉛活字非常有傳播文化的意義。我很喜歡這種氛圍,這也是我們年輕人現在喜歡的國潮的感覺。

受小學老師的影響,大學畢業后魏立明萌生了在這一領域創業的想法。由于沒有相關的知識儲備,那段時間魏立明天天泡在圖書館查閱資料,在各地尋找鑄字機設備,就是想讓這份傳統非遺技藝煥發新的生機。

活字印刷術非遺傳承人 魏立明:我身后就是非常珍貴的28000枚活字,它們都是由上個世紀的百年機器以及銅字模一筆一畫鑄造而來,每一顆字都是有溫度的。我們可以將一顆一顆的活字從字架上揀出來排列成喜歡的字句,在這里可以感受到文明的遺存,還有活字的溫度。

為了全面掌握這門技藝,魏立明在師父的幫助下學習各個流程。鑄字、揀字、排版、印刷,彌日累夜的嘗試,終于讓活字印刷工藝重新延續。

魏立明的師父 活字印刷術第三代非遺傳承人 徐建華:有一天一個年輕小伙(魏立明)問我鑄字機怎么用,我就覺得很高興。中國的活字印刷不但是有千年的歷史,它還有非常多的文化值得不斷去整理。

最近,魏立明和團隊成員李晨楓正在為開發新的活字文創產品而忙碌。這幾年,他們相繼開發了古法造紙、活字印刷、紙藝課程等多種體驗項目,設計出了十多種非遺衍生文創產品。讓非遺融入現代生活是最好的傳承,在魏立明他們看來,類似活字印刷的非遺只是暫時被灰塵埋沒,只要不斷有新的熱愛傳統文化的年輕人出現,灰塵一定會被拂去。

小學生 安行行:讓我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魅力以及古人的智慧,學到了很多知識,也讓我自己動手嘗試了,很有意義,也很有成就感。我也了解到了活字印刷的一些歷史和作用。

他們認為,創新和傳承的關鍵,在于營造傳統文化的現代體驗空間,將傳統文化創新再造的同時,協助人們做出一件符合現代人生活審美和內心喜好的作品,才能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文創設計師 李晨楓:讓我們新創作的文創產品跟活字印刷相結合,并且把實用性、功能性通過產品體現出來。這是我們現在要一直往下做的事情,也是為了國家的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多作出一些貢獻和努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