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
古人給予今人的
厚重饋贈
當下回應往昔的
悠長回聲

鑼鼓鏗鏘
戲韻流芳
京劇融合唱念做打
配合手眼身法
用精美絕倫的表演
在舞臺上呈現華彩瞬間

千秋筆意
翰墨流芳
中國書法以獨特的
造型符號和筆墨韻律
表達中國人特有的
思維方式和人格精神

布老虎、泥塑、糖畫、民間繡活
高蹺、龍舞、獅舞、秧歌
制茶技藝、太極拳
風箏制作、珠算、針灸
……

耳熟能詳的非遺項目
歷久彌新的中華技藝
講述歲月流逝
融入經緯交織
構成中華民族的根魂
承載炎黃子孫的基因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打開這本手繪立體書
開啟一場奇妙的時光之旅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