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包頭6月27日電 (記者 孫滿桃)“如果您失業了,那先需要失業登記,您得準備好身份證、二寸照片……”在內蒙古包頭市東河區安居社區“東河e普法直播間”,工作人員詳細向網友們解答關于失業方面的問題,同時,還向網友解答消費者如何維權等問題,引導大家提高防假、維權意識。

在“東河e普法直播間”,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網絡普法直播。光明網孫滿桃 攝
27日,2024年“全國網絡普法行·內蒙古站”活動在包頭啟動。當天下午,記者來到了內蒙古自治區網絡普法教育基地(東河區安居社區),了解東河區如何打造“東河e普法”品牌。

在東河區安居社區,一場網絡普法活動正在進行。光明網記者 孫滿桃攝
記者從采訪現場了解到,在媒介發展移動化和社交化潮流下,東河區不斷創新普法形式,加強內容挖掘與選題策劃,圍繞社會熱點拍攝原創普法短視頻,內容涵蓋民法典宣傳、青少年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國家安全等,有效提升網絡普法宣傳效果。
“說你了,為啥不聽?說你了,為啥要信?你看看,你又讓騙了吧……”在東河區楊圪楞街道安居社區廣場上,社區書記崔強化身“演員”,精心編排著《百變書記之“反詐書記”》短視頻,貼近實際的題材選擇,輕松幽默的表現形式,將法律知識融入日常生活場景,小視頻在網上發布后,收獲了諸多點贊。
從“灌輸式”普法到“互動式”普法,從“線下”普法到“線上”普法,東河區積極探索普法新模式,精心組織開展網絡普法宣傳,打造“東河e普法”品牌,推動網絡法治觀念深入人心。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