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政府高官頻頻就中美人文交流發表荒謬言論。美駐華大使伯恩斯在接受美媒體采訪時妄稱,中國正阻止中美公民之間的正常互動。美國國務院常務副國務卿坎貝爾表示,美國歡迎更多來自中國的學生,但要學習文科而不是理科,并提及中國學生接觸“敏感技術”引發的所謂“安全擔憂”。
事實上,干擾阻礙兩國人文交流的從來不是中國而是美國。美國一些政客污蔑抹黑孔子學院,干擾其在美國的正常運作,蓄意破壞中美人文和教育合作。美國國務院發布旅行警告,要求美國民眾重新考慮是否前往中國。美國政府制定“中國行動計劃”,阻撓兩國正常科技學術交流,并制造了寒蟬效應。美國以各種借口對中國公民入境美國設置障礙、滋擾盤查,赴美的中國留學生被拒絕入境并遣返的事情常有發生,給當事人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中國赴美留學生學習什么專業,應當是留學生家庭自主的選擇,哪輪得到美國政客說三道四,頤指氣使?
中國是兩國人文交流的積極推動者。不久前,2024“鼓嶺緣”中美青年交流周在福州開幕,習近平主席致賀信。中方有關未來5年邀請5萬名美國青少年來華交流學習的倡議正有條不紊地實施。第十四屆中美旅游高層對話在西安成功舉行。中國兩只大熊貓將啟程赴美,開啟兩國新一輪大熊貓國際保護合作。中國采取多項措施便利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友人訪華。開放、自信的中國同整日疑神疑鬼的美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美方相關錯誤言行不僅偏離了兩國元首舊金山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不符合中美正確相處之道,也不利于兩國人文交流與合作。究其根源,還是美方對華戰略認知出了問題,視中國為對手而非伙伴,視中國的發展為挑戰而非機遇。世界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共同發展。中美關系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未來在青年,活力在地方。只有匯聚兩國人民的力量,才能共同推進中美友好這項偉大的事業。美方有關政客應當正視現實,認真傾聽兩國人民的心聲,自覺成為兩國人文交流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中美人文交流已經成為促進兩國關系穩定健康發展和兩國人民相知相親的重要支柱。只有拉緊兩國人民的紐帶、增進人心的溝通,為人民之間的交往搭建更多橋梁、鋪設更多道路,而不是設置各種障礙、制造“寒蟬效應”,才能讓中美人文交流這棵大樹結出更加豐碩的果實,續寫兩國人民友好新篇章。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