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個話費
怎么手機就被“封號”了
還說我涉嫌洗錢?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話費“打折慢充”背后的套路
網友張先生就遇到了這個情況
他在電商平臺看到折扣充話費服務
充值300元話費只需花252元
下單成功的張先生
兩天后收到充值成功的信息

半個月后
張先生接到通信運營商打來的電話
稱其手機號碼涉嫌詐騙
按照相關規定將對手機停機

原來這是一種新型的
“打折慢充”洗錢陷阱
它的套路是這樣的↓

表面上你自己支付了手機話費
實際上你支付的“話費”
經慢充平臺層層傳遞
最終到了不法分子的賬戶上
他們再用騙來的資金給你充值
你的手機賬戶
變相成為犯罪分子“洗錢”過程中的一環
手機號也將面臨封禁的后果

詐騙分子除了覬覦你的電話卡
銀行卡也是他們的下手對象
“不看征信 快速放款”
“刷刷流水 包你拿到錢”
這樣的貸款廣告就是“誘餌”
如果你相信了
可能會成為詐騙分子的幫兇!

“刷流水”騙局背后的套路
1
貸款沒辦成 倒成了電詐“幫兇”
急需用錢的付某就遇到了這種情況
在網上尋求貸款的他被助貸公司聯系
聲稱不需要征信
只要準備一張銀行卡并提供流水
即可貸款10萬余元
對方還表示可幫助付某做流水

喜出望外的付某便按對方要求
將存入自己銀行卡的款項取現
通過這樣的操作“刷流水”
事后付某不僅沒收到貸款
還被對方拉黑
直到被民警抓獲
他才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涉嫌違法犯罪
目前付某因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被警方依法采取強制措施
2
“扶貧款”一分沒領到 還成了電詐“工具人”
“免費領150萬‘扶貧資金’
全程無須繳納任何費用
只需提供收款賬戶進行審核”
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其實也是“刷流水”騙局拋出的“誘餌”
詐騙分子會以申領人銀行卡不合格為幌子
提出給事主“包裝銀行卡流水”
將所謂“專用資金”存入其卡中
再聲稱給貧困山區做公益轉出錢款
以此種方式完成“洗錢”
直到當民警找上門
事主才如夢方醒
上面的兩起案例,其實都是利用所謂“包裝流水”為由,誘騙群眾參與“洗錢”的新型騙局。它們普遍是這樣的套路↓
詐騙分子拋出各種“誘惑”,吸引誘騙事主提供個人銀行卡。
他們將詐騙所得的錢款存入事主賬戶內,再讓事主去銀行取出現金,最后接頭人從其手中拿回這筆現金;或者由詐騙分子的洗錢下線,利用事主的銀行卡進行轉賬操作,直至事主的銀行卡被凍結。
通過這一系列流程,詐騙所得的錢就被“轉移”了,增加了公安機關追查資金的難度。
提供銀行卡的事主成為了犯罪鏈條中的一環,他們非但不能獲得所謂貸款、扶貧款等,反倒淪為電詐“工具人”,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
防范“套路”
拒當“工具人”
面對“刷流水”騙局的層層套路
記住這幾點可以幫你防范“中招”

測測你的防詐騙水平
看過以上真實案例
再遇到“刷流水”騙局
你還會中招嗎?
小編為你準備了幾個小測試
看看你的防騙能力精進了沒?
全部回答正確
還有機會獲得以下精美獎品哦~

抽獎tips
6月24日-7月8日
“全民反詐在行動”宣傳月期間
每天上午10點后
在央視新聞客戶端搜索“起底電詐”
學習反詐知識 參與互動答題
全部回答正確的網友
都可參與抽獎
有機會獲得反詐小熊玩偶一個
記得每天來挑戰哦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